京威股份ALL IN新能源汽车,后遗症来了:资金链紧张、负债高企、股东还因此意见不和
近日,京威股份发布《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公告称,因为公司北京生产基地搬迁后的土地及地上建筑物由政府回购产生收益,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由原来的亏损转为盈利。
但此次预计利润扭亏为盈并非主营业务有所好转,而是因为土地回购。
今年5月30日,京威股份响应政府号召,将公司北京生产基地全部搬至江苏无锡和河北秦皇岛,而北京生产基地的不动产由政府回购,交易金额为 12 亿元,扣除成本费用等5.2亿元,预计产生利润6.8亿元。
因为北京生产基地的回购收益,京威股份将原本预计的 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区间-1.5亿元至-2.5亿元,修正为预计净利润2.1亿元至2.9亿元。
靠土地回购的扭亏为盈并没有解决京威股份转型新能源汽车战略后的危机,种种迹象表明,其押宝新能源汽车之举已逐步显出“后遗症”:资金链紧张,财务报表难看,各种问题开始显现。
资金链紧张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说:“造车是一件很烧钱的事情,没有200亿的资金准备,最好别想进来。”
从2015年京威股份决定转型新能源汽车后,在这方面也可谓是“大手大脚”,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京威股份3年来累计用于公司收购的资金为22亿元,涉入的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的项目总值达470亿元,公司需要投入的总金额约为250亿元。
投资新能源汽车需要巨大资金支持,为此,2015年京威股份开始对外发债;2016年末借款余额达31亿元;2017年又新增借款11.87亿元,包括公司债券5亿元,银行贷款3.37亿元,其他借款3.5亿元,2017年末京威股份借款余额已达42.87亿元。2018年1月京威股份又公开发行公司债券规模不超过20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补充流动资金、偿还银行借款和偿还公司债券。
而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京威股份账上货币资金仅4.12亿元,首次出现经营现金流为负。
一位注册会计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若利用高杠杆的投资,一旦投资收益现金流无法保证,公司资金链很容易断裂。
京威股份2017年年报显示,其参股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深圳五洲龙、长春新能源、江苏卡威分别亏损1.97亿元、5342万元、1.08亿元,合计亏损约3.58亿元;2018年一季度京威股份出现了首亏,一季度亏损2658.29万元,同比负增长136.34%。
新能源汽车战略目前不仅没有给京威股份带来投资收益,反而需要公司不断贴钱进去。
借债投资新能源汽车的京威股份资产负债率连年上升,从2015年开始投资新能源汽车的三年内,公司资产负债率从35.66%上升到52.16%。
一位证券分析师向记者表示,京威股份52.16%的资产负债率在平均资产负债率只有25%-30%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来说,已经很高了,其资金会比同行业更加紧张。
京威股份的资金链紧张问题,已在其公开信息中体现得较为突出。
5月25日,京威股份发布公告称,因旗下新能源汽车公司深圳五洲龙从中国银行贷款,但逾期未偿还,为其做担保的京威股份大股东中环投资所持的部分股份4257万股已经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冻结,受此影响,本来中环投资以8元/股的价格回购公司股票的事项也被取消。
最近几个月,京威股份公告中也经常出现股东质押股份及质押子公司股权、延期回购质押股份的消息,甚至为回笼资金,京威股份在4月份将持有的宁波电池项目及宁波整车项目公司股权原价出售。
另一项被投资者诟病的莫过于京威股份董事会二次筹划出售贡献超80%利润的三家子公司,并将出售所得用于偿还约15亿元的“16 京威 01”债券。
7月3日,京威股份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经通过以21.28亿元的交易对价出售公司持有的全部福尔达、福宇龙和福太隆股权,并已与交易对方三花集团就股权转让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协议,只待股东大会通过。
共2页 [1] [2] 下一页
京威股份迫于偿还过桥贷款 折价出售旗下3家福系公司
京威股份押宝新能源汽车反拖累业绩 两年亏6.3亿元
3家子公司贡献近8成净利 京威股份为偿债拟21亿贱卖
京威股份投资新能源汽车未获成效 两年亏损6.3亿
京威股份千方百计变现 卖子公司遭否改道质押融资
搜索更多: 京威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