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来看,今年风口已经转向了新零售,大家都在讲新零售,没人讲共享了。”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说。在他看来,新零售已经取代共享经济成为当前的风口,而未来十年的创业机会,则是人工智能。
与新零售相比,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卫哲认为,人工智能已经超出了“风口”的概念,成为了“门口”。
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创业浪潮,在经历了一年多的疯狂之后,已经出现了疲态。今年以来,共享单车多名玩家陷入倒闭或是押金难退的泥沼,两名头部玩家ofo和摩拜近期纷纷流出合并传闻;曾经缔造融资神话的共享充电宝,数名头部玩家自身陷入法律纠纷、资金短缺困扰的同时,外部还在经受着苹果等大公司推行无线充电的冲击;其他的共享经济系列创业项目,无论在融资速度和融资规模,都已经无法跟前两个赛道比拼。
“目前来看,今年风口已经转向了新零售,大家都在讲新零售,没人讲共享了。”昨日,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在出席第六届东沙湖杯“千人计划”创业大赛时说。在他看来,新零售已经取代共享经济成为当前的风口,而未来十年的创业机会,则是人工智能。
进入下半场的共享单车
相比前辈滴滴、Uber等专车共享,共享单车的下半场来得早得多。在悟空单车等数家行业尾部玩家宣布倒闭退出后,8月份以来,包括小鸣、酷骑、小蓝单车等行业二线玩家,纷纷出现押金难退的问题。事情演变至今,小鸣单车宣布转型做电子围栏,酷骑单车被收购,而小蓝单车则被传融资失败,前景未明。
据交通运输部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7月,全国共有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近70家,累计投放车辆超过1600万辆,注册人数超过1.3亿人次,累计服务超过15亿人次。
行业兴起最初,押金被视为共享单车企业盈利模式的一个重要支撑。相比2元内的客单价,99~299元的押金才是这个行业更大的资金流,也是共享单车行业的“隐形”地雷。町町单车倒闭后,创始人卷款跑路;酷骑单车事件爆发后,质疑前CEO高唯伟将押金挪用至P2P平台的声音此起彼伏。从今年8月中旬开始,交通运输部联合多部门出台行业指导意见,要求共享单车押金专款专用,做到即还即退。尽管具体措施仍未明确,但押金监管趋严已是不争的趋势。
政策对行业的监管收紧不仅体现在押金层面,9月份,北上广深等12个大城市陆续发布“禁投令”,要求各共享单车企业停止投放新车。据悉,目前这些城市单车保有量超过800万辆,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给道路交通、城市管理都带来了不少问题。
国内市场投放被关闭后,行业内的头部企业只能选择出海开拓新市场。据了解,目前,摩拜已经进入全球8个国家超过180个城市,ofo则已经登陆13个国家超过170个城市。但业内人士指出,出海并不容易,一方面具有出海资质的生产厂商并不多,另一方面海外政策与水土问题将影响共享单车企业在当地的发展。
在政策收紧的情况下,不仅共享单车企业受到影响,其背后的生产厂商也是叫苦连天。根据自行车零部件巨头信隆健康的财报,去年12月获得摩拜订单,今年一季度净利大跌73%至173万元,其购买原材料预付款增至5155万元。对于亏损,其财报解释:一方面是原材料成本上涨,另一方面是共享单车导致国内的内销订单大幅减少,而共享单车的出货量则尚未呈现收益。
ofo和摩拜否认
合并传闻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ofo和摩拜投资人正通过谈判推动二者合并,以结束烧钱的竞争。据称,合并后的公司估值可能会超过40亿美元。但这一消息很快被两家公司否认。摩拜称,“摩拜在骑行、产品和运营效率方面遥遥领先,不考虑合并。”而ofo则表示“不予置评”。ofo的早期投资人朱啸虎在出席活动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该传闻的回应是“谣言”。
根据公开信息统计,2017年以来,ofo和摩拜的融资额已经超过17亿美元,最新一轮融资额分别达到7亿美元和6亿美元,ofo最新一轮融资由阿里巴巴等领投,摩拜最新一轮融资则由腾讯领投。截至目前,阿里、腾讯没有表态支持“合并”的行为。
曾认为ofo和摩拜因为“差异太大”不可能合并的朱啸虎,9月底在一场公开演讲中改口,直言“摩拜和ofo唯有合并才能盈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朱啸虎表示,现在市场上的资金太多,当行业发展到只有前两名的时候,想要靠融资压死对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两家未来都可能能拿到钱,到时候市场肯定要追求效率,因此还要看一段时间。”
朱啸虎指出,今时今日,创业洗牌速度已经大大提升,一般两年就开始洗牌。“现在小的共享单车倒闭、押金难退回事件的发生,反而会加剧用户向头部集中。因为用户会担心小的公司倒闭,因而会加速拿出押金的过程,挤压小公司的生存压力。”
在投资人看来,尽管共享单车赛道正在发生变化,监管也在趋严,行业进入下半场——洗牌阶段已是不可逆转,但是共享单车行业的社会价值存在,能够解决出行效率的问题,因此共享单车未来一定会继续存在。“之前是攻城略地的阶段,单车企业打价格战、粗放投放车辆,对盈利模式肯定会造成伤害。合并也许是一种逻辑,只有一家单车企业的时候,定价、投放和布局也会趋于理性。仅仅依靠骑车使用费,共享单车企业其实一年就可以回本,这个盈利模式本质上是很清晰的。”小村资本合伙人郑赞表说。
他认为,从经济规律上判断,合并是共享单车行业内头两名玩家的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共享单车这个行业也有规模效应,合并的话,在投放成本、维护成本都可以得到降低,也有助于城市管理,符合经济规律和资本的需求。”
共3页 [1] [2] [3] 下一页
从滴滴到摩拜:共享经济改变轮子上的中国
51Talk开创共享经济虚拟品先河 成为首家虚拟品社交电商
共享经济被玩坏:连女生生理期都能用上共享卫生巾
共享经济环境下 AI+背景调查有强大的能量
中鸿财富:共享单车持续火热,共享经济成燎原之势
搜索更多: 共享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