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北派传销”的暴力胁迫、“南派传销”的精神控制,金融传销更像是高智商与贪婪的游戏。噱头新颖、模式复杂、迷惑性更强。那些骗术直到金融传销大厦崩塌的前一秒,投资者可能还蒙在鼓里。
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不法分子打着“经济新业态”、“金融创新”的幌子进行的庞氏骗局,多会用到传销手段,再借助互联网层级扩张,传染性极强。而传销的产品已经从传统的化妆品、资源开发、种植养殖等“实体经济”向众筹理财、期货、虚拟货币等虚拟产品、“资本运作”的手段进化。
无论是“百川币”、“3M传销”等典型的金融传销大案,还是近两年来非法集资的典型代表“昆明泛亚”、“e租宝”,都具有“互联网+传销+非法集资”的特点。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如果底层创新是虚假的金融产品,则纯粹是打着创新外衣的非法集资。但无论传销类的金融产品是何种表现形式,高的离谱的回报率都有悖于传统金融业务。
披着虚拟货币外衣的金融传销
金融传销手段花样翻新,其中包括披着虚拟货币外衣、搞金融传销把戏的骗局。
互联网上推销电子虚拟币的金融传销骗局中,名声最为狼藉的当数“百川币”。通过分层级、拉人头、赚奖励的方式,福建百川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百川币公司”)法定代表人周运煌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便建立起“百川币”多级金字塔形传销活动王国,范围涉及24个省区市90余万会员,会员层级多达253层,涉案金额21亿元。
采访中,业内人士认为,百川币之所以可以大行其道,是因为其内部有一套噱头颇新又极为复杂且闭环的运作逻辑,即按照九级顺序组织发展层级,以直接和间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返利依据,以高得回报为诱饵,引诱参加者发展下线以骗取财物。
一名百川币受害者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百川币的投资分为静态收益和动态收益两部分。静态收益投资一单百川币800元。从第二天起,投资者每天分红18元。其中50%为金币,10%为购股币,即1.8元购股币只能用来购买百川世界股票;3%是购物消费币,即0.54元,可在百川商城购物;37%是金种子币,即6.66元,在平台累计800金币可自动增加一个账户。
无论是金币、购股币、百川世界股票、购物消费币还是金种子币,都是百川币传销封闭的金字塔中人的自娱自乐,所谓的百川币只在这些会员中流通,出了这个圈子没有任何用处。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要兑换分红和收益,静态收益的模式很快难以为继。一名投资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2015年10月左右,百川币公司开始对投资者收税,此外,还以系统升级维护费为由,扣掉原本许诺投资者的“奖励”。
在2015年10月百川贴吧中,记者看到一个500人的百川币玩家微信群的聊天记录显示,一些投资者其实已经察觉到百川币的传销端倪,“往后感觉静态扣税已经挣不了钱了,只有动态才能挣钱,做动态无论怎么扣税都挣钱,感觉自己进了传销圈子,只能不停地拉人才能挣钱。”
上述投资者所提到的动态收益,在百川币体系中,则是相比于静态收益更赚钱的部分。这是靠拉人头进行的分钱游戏。通过推荐他人投资可以获得包括金币、购股币、百川世界股票、消费币、金种子币在内的多种动态收益。例如,直推一单奖金240元,其中120元为金币,31.2元为消费币及购股币,88.8元金种子币。
每拉一个人,推荐人将成为被推荐人的领导,可以享受公司的“领导奖励”,奖励额度为被推荐人分红的10%,每个推荐人最多只能成为9个被推荐人的直接领导,但是被推荐人又可以逐级推荐下线,顶层推荐者可享受所有下级投资者分红10%的奖励。
在此模式下,站在金字塔顶层的人赚的钱是非常庞大的。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信息,百川公司第一批有九大头目,此后又发展为十二个人,作为第一批九大头目之一的朱根贵曾担任董事长周运煌的高级顾问,其向周运煌购买百川币有10%的返点,自2015年5月至10月底,朱根贵发展百川币会员69级,共8643人。
利用微信朋友圈及微信发展下线、开办各类讲座甚至成立商学院是百川币发展会员并给他们洗脑的主要渠道。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多名百川头目都利用微信朋友圈及微信发展下线。
为了提高百川币会员发展下线会员的能力,百川公司还专门设立了百川商学院,开展百川币会员培训及制定百川公司发展计划。自百川商学院负责人卢某承担百川币培训及宣传后,百川币会员从2015年9月份的150余万单迅速发展到10月份的450余万单。
“百川公司通过先发展会员,再导入积分销售,植入实体企业与实物对接,最后创造一个综合性销售积分的社区店,以及互联网+大众营销的模式。”这类宣传充斥在贴吧中,从贴吧留言不难看出,部分投资者对这套逻辑十分买账。
直到“百川币”网络传销案一审,辩护律师还在辩护理由中认为:“百川币已经成立了多家实体企业,商城已经于2015年7月25日正式上线,会员在商城的消费积分达到800万,可以看出这个阶段也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将会进入第三个阶段,进入大众营销模式。因本案已经发生了,所以第三阶段停止。”
法院一审认为,百川公司以及相关被告人行为已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情节严重。被告人周运煌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万元。
靠着金融众筹的艺术品投资
金融传销骗术万变不离其宗,金融众筹手段已经延伸到艺术品投资领域。
第一财经记者最近从杭州某律师处了解到,近期,当地一种打着“金融创新”做艺术品、古玩、珠宝众筹的境外互联网金融传销手段大行其道,大量投资者受骗。
记者调查中发现,一个个标价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玉石,被打散成上百份等额标的,挂在互联网上售卖。每个投资人最少可买5万份的玉石股份,上不封顶。在一个封闭的局域网上,投资者只拥有密码和账号,钱投资进去,即转变成持有玉石的份额。
虽然每天能看到自己众筹的项目价格在上涨,但连实体玉石都没见过,只有平台给玉石拍的照片。一位投资人向第一财经记者称,所谓的标的艺术品云石,都由上级传销部长保管。
经手该案的杭州律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为了保证玉石平台的可信度和吸引力,该平台会主动创造退出机会,但把比例控制得极低。除了不断上调众筹艺术品价格,以迷惑套牢投资者外,平台还会建议投资者在平台内以相对应的价格转投资其他产品,例如玉石和艺术品古玩字画之间的众筹额度可等比例互相兑换。
上述珠宝金融传销在当地分片区活动,每个区片都有总负责人。级别较低的投资者每拉一个人头有相应比例提成,上一级比下一级提成高3%,连续投5单则另有奖励。拉5个人,则有部长头衔,级别越高,返点奖励越丰厚,从3%到6%。
“这个网站平台设在境外,随时可以关闭。传销的高级别头目都在境外,一旦案发根本无法追踪。”上述律师告诉记者。
共2页 [1] [2] 下一页
在传销屡禁不止的当下 实体零售能否解决更多就业?
传销拉人手段有所变化:为骗人交钱不惜轮番色诱
BOSS直聘身陷传销骗局:都是野蛮生长的苦果
4部门:坚决铲除以“招聘介绍工作”为名的传销组织
云集微店传销事件升级 公众号被封 其他渠道仍运营
搜索更多: 传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