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视觉中国

“五毛零食”利润空间超50%
近年来辣条行业发展迅速,产值逐年上升,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校周边销售,青少年儿童特别是中小学生是主要消费群体。
2017年5月,新京报关注辣条食品,记者走访北京市郊区一些小学附近商铺,发现辣条是销售的主力军,城中村、城乡接合部、边远农村等是辣条企业的生产集中区域,学校周边商店、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则是辣条销售的集中场,发现辣条食品普遍存在包装标识不清楚、产品过期等问题(见新京报5月19日《“五毛零食”扎堆农村学校周边部分零食食品添加剂超标》报道)。
同时,辣条作为网红零食在电商平台同样畅销。在天猫商城,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有上百个辣条品牌销售,以500g包装产品为例,其销售价格从5.8元至38.41元不等,平均价格在10元/500g左右。
一款卫龙旗下名为“亲嘴条单支小辣条”零售价为0.38元,即为19元/500g,阿里巴巴采购网站某商家给出的这一产品批发价约为0.15元。以此来估算,其利润空间超过50%。数据显示,这一款产品的30天成交额为7.77万元,即卖出了51.8万支。
根据辣条发源地之一湖南平江县食品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有面筋食品(辣条)厂家1000余户,产值至少达到500亿-600亿元,湖南与河南各占半壁江山,仅湖南平江一县辣条年总产值200亿元,占湖南面筋食品销售量的67%,占全国面筋食品销售量的40%。而这种面筋制作生产对技术、资金的门槛不高,原本做酱干制品的作坊、工厂纷纷开始进军辣条行业,形成了批量化复制,并迅速蔓延到了全国。
辣条缺乏统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公开信息显示,安徽、福建、河南、海南、江西等多个省份均对调味面制品进行过专项抽检,2015年,河南省食药监局启动了辣条集中整治活动,集中销毁70多吨标值100余万元的不合格辣条及不规范包装材料。同样在2015年,安徽省食药监约谈了省内49家辣条企业,发现99%标签标注不合格,多数产品的名称和内容严重不符,责令整改。
事实上,辣条行业发展至今,一直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最新的相关文件出台于2015年初,国家食药监总局出台的《关于严格加强调味面制品等休闲食品的监管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根据调味面制品的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将其纳入“方便食品”实施许可,作为单独单元,生产许可证内容为“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
2016年12月8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调味面制品》制定项目启动会在河南郑州召开,根据标准立项的要求,预计在2017年10月,调味面制品的国家标准将完成制定工作,正式上报国家等待批复并发布。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五毛食品”入侵农村地区 “辣条群体”健康堪忧 辣条界扛把子撤离乐天玛特 网友:一根辣条都不给留 中国厂商宣布从乐天下架 不留一根辣条给乐天 零食里的中国社会各阶层:辣条已成为农村儿童的正餐 搜索更多: 辣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