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热门资讯频道 >> 正文
起底辣条产业:河南湖南问题最多 利润空间超50%

创意图片/王远征

创意图片/王远征

  问题辣条河南湖南出产最多

  两年内131家辣条企业被通报;195批次不合格,糖精钠、甜蜜素违规使用突出;生产加工缺乏统一国标

  “容我吃包辣条压压惊”,这个段子一度让辣条晋升为“网红食品”。这种面制品是主要的“五毛零食”,但伴随着廉价的是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行业的无序野蛮生长问题。

  新京报记者近日梳理发现,自2015年至今,全国有15个省份共计131家辣条生产企业的195批次辣条上了食药监局的“黑名单”。在通报的180起食品安全问题中,食品添加剂不合格是主要原因,其中菌落总数超标占68起,甜蜜素超标占30起。

  辣条制作生产的低门槛,也使得小作坊盛行。在131家企业中,仅49家拥有注册商标,占比为37.4%,因此外包装标识内容缺失或不全,也是辣条行业的一大问题。

  目前,各地部门正在加大对辣条等零食的打击治理工作。今年5月,北京市食药监局在对市区部分批发市场进行“飞行检查”后,启动了包括辣条在内的“五毛零食”专项治理行动,问题辣条将一律下架停止销售。

  添加剂问题 甜味剂、微生物超标最高达四成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从2015年至2017年5月间,国家及各地方食药监局的抽检数据显示通报了180起问题辣条,共195批次,涉及131家生产商,生产地涉及河南、湖南、安徽新疆等15个地区。

  从具体不合格问题来看,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菌落总数、甜味剂超标是不合格的重要原因,其中甜味剂和菌落超标过半。

  统计结果显示,195批次不合格产品中,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这三种甜味剂出现了64次,占32.82%。其中,根据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规定,糖精钠不能用于调味面制品。

  同时,共有79批次因微生物超标被通报,占40.51%,一些批次还同时存在添加剂超标、菌落总数超标等多项问题。比如2016年河南省尉氏县杏媛食品厂生产的小苹果(调味面制食品)因甜蜜素和菌落总数同时超标被通报。

  问题品牌 湖南河南占了七成多

  从不合格产品的区域分布来看,河南省与湖南省为不合格辣条的重灾区,当地生产企业被通报次数占据了前二。其中河南省通报了78起,共计86批次,占总批次的44.1%。湖南省通报了54起,共计55批次,占总批次的28.2%,这“两南”地区,占了全国通报总数的72.93%,批次占72.3%,此外,安徽省通报了15批次。

  而查处批次最多的品牌也主要集中在湖南和河南,其中湖南占了一半以上。2015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湖南岳阳市杨阿婆食品厂生产的“阿婆传奇”湘式挤压糕点,5批次产品不合格,原因均为柠檬黄、胭脂红超标,排在不合格品牌榜首。而四川省德阳市多亮点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坤煌”辣条在2017年被检测出4批次不合格,位居第二,为柠檬黄等着色剂检出。产地为湖南的“晏子食品”,3批次菌落总数超标;产地为河南的“小龙女”和“湘川王”各有2批次不合格。

  值得注意的是,辣条知名品牌“卫龙”也上过黑榜。2016年11月24日,宁夏食药监局官网发布抽检信息,标称生产企业为漯河市平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卫龙”调味面制品因检出甜蜜素,被列为不合格产品。

  与通报厂家数量之多形成对比的是,拥有注册商标的厂家之少。新京报记者通过各地方工商局进行企业名称检索,发现仅49家拥有注册商标,占通报辣条生产企业总数的37.4%。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辣条售价比较低,是“五毛零食”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产品,而这也意味着进入辣条行业的门槛之低,并且主要体现在对技术、资金的要求不高,因此,辣条企业野蛮生长,同时也伴随着乱象丛生。

3页 [1] [2] [3] 下一页 

“五毛食品”入侵农村地区 “辣条群体”健康堪忧

辣条界扛把子撤离乐天玛特 网友:一根辣条都不给留

中国厂商宣布从乐天下架 不留一根辣条给乐天

零食里的中国社会各阶层:辣条已成为农村儿童的正餐

搜索更多: 辣条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