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股东大会现场一位媒体同行介绍,会上所有问题都围绕公司业绩和发展展开,几乎没有涉及人事方面的讨论,也没有人向童建新发问。
祝永华认为,童建新虽未曾在华海药业任职,但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想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不知道听闻此事的周明华会否有些失落,毕竟是他与陈保华一同创办的公司,在被迫离开的五六年中,即便他使尽浑身解数,也未能改变他仅二股东身份的事实。
时下周明华已经50岁,“从能耐上来讲,他的黄金时代已经过了”,时惠麟不无遗憾地说,“原来我认识他们的时候,他们30几岁,那正是大好的年龄。”由此他认为,周明华重回华海药业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时惠麟感受得到,陈与周现在的关系比较缓和,但还有待于时间把相互之间的隔阂消除,“他们两个是公司的两大股东,跑不了、离不开,还是要走到一起。”
两大股东之间的纠纷归根到底还是两个字:利益。而华海药业近些年的利润增长有目共睹。
陈保华在股东大会上表示,沙坦类增长的高峰期应该是在2015-2020年期间,今年普利专利到期才刚刚开始,华海目前的产能还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今年会继续投入产能,到明后年实现产能扩张。
目前华海药业正着手由原料药出口向制剂出口转型,祝永华表示,去年华海药业总的制剂销售达到4.2亿元,其中国内2.4亿元,国外1.8亿元。而其实,1.8亿元的制剂出口额略低于祝曾对新金融记者透露的2亿元目标。
由于国外制剂文号的不断增加、渠道建设的不断完善,“我们今年的制剂出口计划应该是5亿-5.5个亿。”祝永华说。
而国内制剂因受制于文号限制,“计划今年做到3个亿左右。”祝永华表示,这样的话,制剂收入达到8亿-8.5亿元,预计将占全年收入比重的30%,高于2012年的20%,“结构调整与转型就会比较明显的体现出来。”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表示,华海药业出口方面确实取得了较好成绩,出口业务进入加速增长阶段,盈利能力也有所提高,未来将在出口方面进一步有所作为。
至于国内制剂业务的发展,祝永华透露,将会有两个心血管方面的制剂文号批下来。(新金融观察报/陈一昀) 共2页 上一页 [1] [2] 华海药业两股东互掐 业绩陷入“罗生门” 华海药业欲再抛200亿片募投方案引质疑 搜索更多: 华海药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