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零售业频道 >> 正文
达芙妮转型 拥抱年轻一代是关键

  衰败时刻

  高速的扩张和门店数量的增长,也给达芙妮留下了不小的隐患。2012年之后,由于行业不景气等原因,女鞋市场的需求开始降低,较低的市场需求使达芙妮的库存量不断走高。数据显示,达芙妮2013年的销售收入为104.47亿港元,存货却达到了26.43亿港元,业绩压力可见一斑。

  同时,2012年前后,电商时代正式来临,单纯的线下门店销售模式在和电商比拼时显得力不从心,电商的“拳头”也给了达芙妮重重一击。

  而事实上,早在2006年达芙妮就已开始尝试电商业务,但彼时其战略上只是把线上作为清理尾货的平台,使得运营效率和产品吸引力大打折扣。就这样,达芙妮的电商业务在随后的四年时间里一直不温不火。2010年,达芙妮与百度合作投资了电商平台“耀点100”,为了支持此平台,2011年底,达芙妮先后关闭了京东、乐淘和好乐买等优势分销渠道,最终“耀点100”失败,达芙妮也错过了电商的红利期。

  库存量不断走高、错过电商红利之外,近几年,不少消费者认为达芙妮女鞋样式越来越老气、缺乏创新,导致销售额大幅下降。同时,实体店租金、人工成本上涨也增加了达芙妮的经营压力。

  2015年开始,一代“鞋王”达芙妮走上了关店之路。数据显示,2015年-2017年,达芙妮的关店数分别为805家、1030家、1009家。截至2018年上半年结束,达芙妮在全国仅剩3173家门店。

  关店背后,达芙妮已连续3年亏损。财报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三年达芙妮的亏损额分别为3.8亿港元,8.38亿港元,7.42亿港元。

  尽管从2013年起,达芙妮也开始了一系列的变革,包括全新的店面设计、升级品牌形象、重新启用明星代言、推进O2O业务等,但治标不治本,至今收效甚微。对于达芙妮来说,曾经的“鞋王”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结语

  实际上,除达芙妮国际身陷囹圄外,百丽、奥康、富贵鸟等传统“鞋王”们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2017年7月27日,曾经的“鞋王”百丽国际正式宣布从港交所退市,私有化价格为6.3港元/股,总估值为531亿港元,与巅峰时期的1500亿港元相比,市值缩水65%;如今,一代男鞋巨头富贵鸟也债台高筑;而2012年上市的奥康和达芙妮的心路历程相似,遭遇电商围剿后,业绩大幅下滑……

  电商的冲击、零售环境的疲软、新兴消费理念和群体的出现……传统鞋业还将继续进行洗牌。而如何拥抱年轻一代消费者,将是传统“鞋王”们战略转型成败的关键。达芙妮们能否扳回一城,还有待观察。

  来源: 投中网-齐岩

2页 上一页  [1] [2] 

达芙妮连续3年亏损 如何拥抱年轻一代是转型的关键

鞋业零售巨头达芙妮没落:连续3年亏损 关店3000余家

达芙妮推出女鞋品牌“ONDUL圆漾” 首店开在上海

六年寒冬 达芙妮二十余年的兴衰与自救

库存压力过大 达芙妮毛利润下滑近五成

搜索更多: 达芙妮

东治书院2023级国学综合班学费全免!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学习易经,才不踏入误区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