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零售业频道 >> 正文
呷哺呷哺换装又涨价特色渐失 南下开店不被看好

呷哺呷哺换装又涨价特色渐失 南下开店不被看好

呷哺呷哺望京新荟城店。新京报实习生 陈婉婷 摄

  由快餐转型轻正餐,装修和菜单被指模仿“凑凑”,服务跟不上消费者不买账

  明亮的橙黄色门店,拥挤热闹的长吧台,一人一锅熙熙攘攘,门口总有人在排队……这是很多人对呷哺呷哺的第一印象。最近,很多消费者发现呷哺呷哺变了——极具标志性的小火锅吧台被越来越多的餐桌取代,客单价提升的同时还增加了手摇茶窗口,这一切与呷哺呷哺旗下的高端火锅品牌“凑凑”越发接近。

  新京报记者自7月31日起探访呷哺呷哺多家门店发现,其升级后的餐厅在菜品、服务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一些消费者并不买账,认为升级后的口味大不如前,“还不如不升级”。

  分析认为,呷哺呷哺的快餐化定位在消费者心中根深蒂固,且在产品和服务上尚待改进。而呷哺呷哺升级定位并不清晰,其对凑凑的“模仿”正在失去自身特色,扩充南方市场也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对其未来前景不看好。

  呷哺呷哺悄然变装涨价

  7月31日至8月4日,新京报记者走访了呷哺呷哺位于北京朝阳区、丰台区、东城区的共10家门店。其中,尚街购物中心店、悠唐购物中心店、世贸天阶店均完成了“换装”,门店内部以灰色为主,灯光偏暗,吧台座位减少,餐桌增多,还设置了自助小料区,与传统门店亮橙色装潢、吧台座位为主、预包装小料等存在明显差异。

  对比新旧餐厅菜单可以发现,除新店推荐套餐和自助小料外,菜品与旧门店几乎没有差别。据呷哺呷哺世贸天阶店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升级版餐厅与原有门店的区别在于装修不同,同时增设了自助调料区和台式手摇茶,扩充了部分菜品,人均消费也由过去的平均50元左右增加到65元。

  呷哺呷哺慈云寺莱锦店工作人员介绍,该门店上个月才装修好,非正餐时间也对外开放,增设了手摇茶外带窗口,“第二杯半价”。新京报记者注意到,8月4日中午12时左右,该店仅有不到20位顾客,上座率不足30%。

  据呷哺呷哺方面给出的数据,2017-2018年其新开门店均采用了“升级模式”,目前升级店约占门店总数的40%。但有些网友对此并不买账,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和大众点评吐槽称,“店面升级后小料的味道大不如前”,“口味吃不惯”,“服务态度不好”,“还不如不升级”。最近去呷哺呷哺欢乐谷店就餐的小酌也说,“升级版的餐厅主菜没变化,但单品和套餐价格却涨价了,服务也没有提升。”对此,呷哺呷哺方面并未直接回应新京报记者,只是引用2017年财报内容称“升级活动受到消费者认可”。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认为,呷哺呷哺的业态创新顺应了餐饮业趋势,但脱胎于快餐的呷哺在产品和服务上是否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还需要在过渡期不断调整。况且呷哺呷哺在北京市场快餐定位根深蒂固,消费者的认知难以改变,其试水升级的模式可能不太成功。

  “模仿”凑凑被指失去特色

  公开资料显示,呷哺呷哺1998年在北京成立,定位台式单人快餐小火锅,2014年港股上市。截至2017年,呷哺呷哺共有759家餐厅,其中呷哺呷哺738家,覆盖13个省份、79个城市。2016年又推出高端火锅副品牌“凑凑”主打火锅+茶饮,截至2017年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开设餐厅21家。

  据报道,呷哺呷哺自2016年起对用餐环境、菜品和服务进行升级,“致力于提升顾客的用餐体验”。2017年6月,呷哺呷哺新店在上海开业时,其董事长贺光启宣布,呷哺呷哺将从“快餐”转向“轻正餐”,打造“火锅+茶饮”的创新商业模式,“如果顾客因为你的价格来,有一天也会因为价格而离开,所以一定要找到刚性需求以外的东西。”

2页 [1] [2] 下一页 

呷哺呷哺发环境管治报告 未提排污超标被罚10万一事

呷哺呷哺发布环境管治报告 未提排污超标被罚10万一事

战略混乱人才流失 呷哺呷哺转型之考

海底捞、呷哺呷哺财务经营指标大PK

呷哺呷哺餐使用未经定期检验的压力容器被罚3.1万元

搜索更多: 呷哺呷哺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