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稻提起复议
北京稻香村公司品牌策划负责人表示,法院的裁判结果公布之后,北京稻香村公司通过电子邮件、快递、电话等沟通渠道,已将裁判结果送达涉及的电商平台。涉及到的电商平台均已了解上述裁判情况,然而执行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北京商报记者看到,苏州稻香村在电商平台上依然使用“稻香村”标识,记者在走访苏州稻香村王府井门店时发现,该门店正常售卖商品,并未出现大批量更换商品、商品包装的情况。
9月24日,苏州稻香村公司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该公司无法认同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出具的“诉中行为保全”的民事裁定,该公司将按照法定程序提起复议。此外,苏州稻香村公司在声明中提到,北京稻香村公司为上述保全申请提供了3000万元的担保,但这仍不能弥补该行为保全给苏州稻香村公司带来的损失。
此外,苏州稻香村公司在声明中指出,苏州稻香村是稻香村品牌的真正源头和创立者,是稻香村品牌的在先使用者。然而,北京商报记者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查询发现,苏州稻香村公司所注册成功的“稻香村”商标,标记商品品类为“饼干”。相关资料显示,苏州稻香村使用的商标最早由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工业总公司(以下简称“保定稻香村公司”)于1980年在第3006群组“糕点、面包、饼干”等商品获准注册,后于2003年许可北京稻香村使用商标,许可期限为2003年3月1日-2006年6月30日;2004年,为了更好地发展“稻香村”老字号和品牌,苏州稻香村从保定稻香村公司受让第184905号基础注册商标,该公司与北京稻香村公司许可协议继续有效。
背后的注册乱象
实际上,一南一北两家稻香村对于商标归属的纠纷,涉及到历史、传人、区域市场等多种因素,这也让现行法律法规难以公平解决这一问题。
北京稻香村公司表示,品牌的成功也为北京稻香村引来了“山寨”之乱。业内专家表示,在2005年以前,苏州稻香村公司的主要市场在南方,北京稻香村公司则占据北京市场。随着商品流通速度加快,逐渐引发了稻香村商标的抢夺。
对于南北稻香村的商标之争,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原副局长董葆霖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商标之争源于品牌历史发展,不存在争执双方谁占便宜的问题。同时,在产品质量层面,南北稻香村在各自的主战场被消费者认可。同时,在商标的争夺中,让不少不法商户钻了空子。
2014年北京工商曾整治王府井大街上稻香村门店。18家门店中,除了有北京稻香村专柜,以及销售保定稻香村、苏州稻香村生产的产品外,更有冒充的山寨品牌,借着稻香村的名号销售产品。
董葆霖表示,“业内应该打击的是‘抢注商标’的行为”。老字号品牌经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发展、建设得到名誉,商标拥有历史的沉淀。如果品牌缺乏法律意识或晚一步注册商标,就意味着百年名誉称号属于他人,这对使用者将造成巨大损失。
对于南北稻香村的商标之争,董葆霖认为,争执双方在业内都拥有较好的品牌口碑,经历多年发展,双方均拥有自己稳固的消费市场,“生死之争”并不适用于南北稻香村的商标争夺。南北稻香村可以尝试通过谈判,明确双方的“差别化”使用商标。
实际上,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在2014年已对南北稻香村的商标纠纷案件做出裁定,明确指出苏州稻香村公司使用的商标与北京稻香村公司使用的商标会造成市场混淆,不予核准注册和使用,并指出苏州稻香村公司应当划清彼此商标标识,避免双方标识之间存在混淆误认。
(来源:北京商报记者 吴文治 王维祎/文 代小杰/制表) 共2页 上一页 [1] [2] 北京稻香村月饼电商渠道供应增四成 稻香村端午礼盒包装被指侵权 回应:由第三方设计 冯晓青教授以“稻香村”为例谈商标延伸注册法律问题探究 稻香村礼盒中干果脂肪含量标错 麦德龙被判十倍赔偿 稻香村集团积极拥抱互联网创佳绩 搜索更多: 稻香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