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失败学费不少
“都有第一次,我们也承认这次资本化运作的尝试失败了。”一位接近宗馥莉的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娃哈哈集团则对外表示,该宗收购为宗馥莉个人行为,与集团公司无关。
“宗庆后之女”“富二代”“娃哈哈女王”,这些都是外界给宗馥莉的标签。自从2004年回国后,宗馥莉一直希望脱离父亲的无形之手,干出大名堂。
“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都要干自己的事,我无法干预,谁愿意总听自己老爸的呢。”宗庆后曾如是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多年历练的宗馥莉已经形成自己独立的经营理念。娃哈哈集团的员工,通常将宗馥莉称为“小宗总”,而宏胜集团的员工,大多直呼她的英文名Kelly。两个公司的治理文化,由此可略见一斑。
2010年,宗馥莉成为杭州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宗馥莉把宏胜定位为“食品饮料行业的全产业链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并投资饮料上游食品添加剂、机械模具、印刷包装等专业化核心产业。
2016年,宗馥莉推出以自己英文名Kelly命名的全新品牌——“Kellyone”个人定制果蔬汁,并注册了宁波宏胜优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来运营。
与之前的“顺风顺水”相比,此次收购失败,宗馥莉学费高昂。数据显示,截至7 月13日收市,宗馥莉仅收购4.18 亿股中国糖果股份,占该公司已发行股本的 26.03%,因未达50%的收购要约目标,该笔交易宣布无效。在此次收购中,宗馥莉的亏损额未对外公布,外界无从知晓。如果仅以0.3565港元/股的要约价与7月18日的收盘价0.165港元/股的差价来看,其损失也不在小数。
收购失败后,宗馥莉在声明中表示:“对于本次要约结果,公司深感遗憾,在整个过程中我司恪守要约人的责任与义务,以最真挚的诚意履行各项收购事宜。公司未来也将继续秉持自身发展战略,本着积极健康的商业价值取向继续探索相关领域。”
这个80后的女孩,是否能摆脱自己身上的标签,走出一条新路,还需时间和市场给出答案。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侯隽 | 北京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30期)
(本刊记者姚冬琴对此文亦有贡献)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宗馥莉首涉要约收购即受挫 二代掌门能蹦多远? 娃哈哈千金宗馥莉被资本炒家利用了吗? 宗馥莉收购中国糖果失败 此事可能另有“套路” 宗馥莉证明自己未成 或被中国糖果炒家利用 宗馥莉收购中国糖果失败后,发声明称是“有建设性意义探索” 搜索更多: 宗馥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