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恒天然董事会方面依旧坦言下半年压力不小:“我们乳品原料业务受到不同产品类别回报频繁波动的影响,未来几个月收紧的利润以及秋季可能增加的产奶量,都将给我们下半财年的收益带来一定压力。”
虽然利润表现并不算太好,但约翰威尔逊对上半年的业绩表现表示认可:““我们中期每股现金分红0.2新西兰元,将在2017年4月20日支付,这体现了我们业绩表现良好,尤其在消费品牌和餐饮服务业务方面,我们坚持实施‘把销量转化为更高价值’这一战略,并屡创佳绩。”
消费品牌及餐饮业务上升
上半年恒天然在消费品牌及餐饮业务的强劲表现,令高层们坚定了继续加大拓展高附加值产品的决心。
“截止上半财年末,我们额外将2.27亿升等量液态奶转至我们的消费品牌和餐饮服务业务,用于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结果调整后息税前利润增长了30%。我们的目标是在年底,把额外的4亿升等量液态奶转换为高附加值产品,这一目标正稳步推进中。”施牧德表示,“尽管市场环境动荡,但我们有信心创造出更高价值。”
恒天然消费品牌及餐饮业务的增长也得益于大中华区的表现,其进口常温液态奶品牌在中国市场表现抢眼。宋亮表示,此前恒天然在消费品牌方面经验不足,随着对本土市场的熟悉,以及消费者对进口液态奶的青睐,恒天然这块业务增幅明显。”此外,在餐饮业务方面,恒天然也很好地把握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恒天然在中国协助商家打造出奶盖茶这样的网红产品。

为了加强对消费端业务的拓展,恒天然还投资了中国婴幼儿奶粉企业贝因美,不过收到大环境、渠道变革、自身运营策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恒天然投资的贝因美表现并不理想,恒天然目前是贝因美的第二大股东,根据贝因美2月28日发出的业绩快报,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72亿元,同比下降38.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98亿元,同比下降869%。恒天然方面认为,投资贝因美是战略投资而非财务投资,因此需要更多耐心去推动贝因美发展。
对于下半财年,威尔逊表示:“我们对原奶收购价的预测仍持有信心,但我们会继续建议奶农谨慎做出预算,乳业的基本面仍强劲,但全球市场将处于持续波动的状态。” (第一财经 何天骄) 共2页 上一页 [1] [2] 恒天然新希望卷入食安大案 166吨过期乳品“入市“ 276吨“恒天然”过期乳品违规销售 仍有166吨下落不明 166吨恒天然过期乳品下落不明 新希望乳业急忙撇清干系 276吨恒天然过期产品被追回 恒天然、新希望卷入食安大案 166吨过期乳品“入市“ 搜索更多: 恒天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