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形势对于沃尔玛极不乐观,甚至连小弟级别的永辉都喊出了要替代沃尔玛进入行业三甲。原本预期到2016年要开出480家门店的目标更遥不可及,柯俊贤在2015年减少关店数量,卖场下沉三四线以及山姆店开始发威,然并卵。
沃尔玛要打好翻身仗,在巩固完北美的基本地盘后,必须发力中国市场,欧洲市场和南美市场短期基本回天乏力。要破局中国市场必然要有大将出马,因此,在加拿大大开杀戒的Dirk成为首选。柯俊贤在完成收回华润手上的沃尔玛股份以及卖掉1号店后,则顺水推舟去回炉拯救更不景气的英国市场。
中国市场已经由区域交锋走向全国争霸的格局,各地有望称雄的企业都在伺机扩张,市场集中度不断加强。随着战线的不断拉长,供应链建设成为作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各地的物流配送中心、冷链建设等军备竞赛也不断升级。沃尔玛中国原有的一些优势早已不在,再造沃尔玛中国,重新西化加强攻击力势在必行。

当Dirk空降亚洲亲自指挥作战,使得整个亚洲零售局势变得不稳定,战火硝烟开始笼罩。在Dirk到任前,伴随着山姆会员店加速扩张等吹风会突然开始在媒体界集中出现,新一轮军备竞赛又将拉开序幕。
京东为什么接手1号店?
紫藤园张陈勇点评:京东400亿收购一号店,如果是真的,我觉得对于沃尔玛而言是甩掉包袱,原因如下:
1、一号店的业绩13年是115亿,之后没有对外公布,据说13年前的业绩依靠平安内部采购和平安送购物卡给客户,平安把一号店卖给沃尔玛后,内采支持降低,业绩实在不好对外公布。
2、沃尔玛线上业务在美国仅次与亚马逊,但一号店在国内排名已经跌出前5,看不到逆袭的希望。
3、网上超市这个定位本身也有问题,据说天猫超市15年销售100亿,亏损10亿,配送包装成本实在太高。定位网上超市的一号店也面临同样问题。
4、沃尔玛中国换帅,经营思路转换,新官上任,没有必要背前任的包袱,还是卖掉干脆。
笔者认为京东400亿收购一号店不太划算,对于京东的意义应该有这几条:
1、天猫超市给京东的压力太大,天猫超市15年在北京撒钱,抢了京东不少客户,自营快消品虽然亏损,但发展新客,提升复购效果还是很明显。
2、一号店的大部分销售额来自上海,上海用户多,订单密度高,如果京东收购一号店,那么在上海的市场占有率会显著提高。
3、京东一直不重视超市,15年并没有超市频道,受到天猫超市伏击后才开设了京东超市频道,京东超市仍然属于消费品事业部,在京东内部地位不高。但最近京东超市已经开始独立对外发声,收购一号店可以看成京东重视超市频道的战略转变,这有点手忙脚乱的意味。
3C、服装等品类已经被证明适合线上销售,网上超市做为大平台的吸客器还好,独立生存太艰难。最近2年京东到家、多点等想依靠近距离快速配送实现快消品线上销售,但各种尝试还是基本失败,对于快消品到底如何与线上结合,目前看还有2条路:
1、听说盒马鲜生单店每天线上超过1000单,客单价40元,毛利率30%,每单配送成本5元,如果这数据是真的,那么这个模式绝对值得快速复制发展。
2、别搞送货上门了,把社区超市变成线上平台的引流器,用APP把线上平台、社区商家联盟、超市三者紧密结合,融合互促,叠加高频,构建社区O2O综合平台。想了解这个模式的读者可搜看“零售O2O居然能吃掉淘宝京东”一文。
网友何磊:京东最近的日子非常不好过,第二季度的财报,同比亏损非但没有收窄,反而加大!极重的自建物流模式,多年连续亏损的让资本市场担忧!从京东营收来看,传统强项的3c领域增速放缓,海外购,消费品领域做的差强人意,这个时候收购一号店无疑是一笔不错的投资。
一号店定位网上超市,靠高频的快消品起家,客单价不高,无法摊薄高昂的流量成本,而京东的主营3c业务却是低频、高客单价,对京东来说,最好的提升客户复购的品类无疑是快消品,京东超市联手一号店,无疑可以占据高频的线上快消品大半份额,对京东现有业务也有叠加效应!
网友若水:徐新在前不久一场会议上说,生鲜电商是最后的堡垒。京东在城区的占有率已经很具优势,现在往农村地区扩充,而农村电商仅做工业品下行未必干得过淘宝。一号店是个好平台,可以直接嫁接农产品上行。这倒是突破口,也是政府最需要的。
从品类上来说,京东在3C数码百货等品类已经很成熟了,但生鲜一直是他的短板,京东长项的分仓+自建物流对于生鲜却并不适合,一号店在生鲜领域有极强的行业地位,一号店的特产中国比淘宝的特色中国落地多了,是目前国内垂直电商平台原产地概念玩的不错的。(B2B内参 作者:赵波)
共2页 上一页 [1] [2]
消息称京东将收购1号店 业界人士怎么看?
1号店收到药监局通知 最快一周内停止药品销售
1号店副总裁张高峰:1号店O2O模式创新实践
网售食品不符合标准 1号店终审败诉赔偿4.08万元
沃尔玛借道1号店落地O2O
搜索更多: 1号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