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谜一样的前门大街,越发让人看不清方向。本报此前刊发《两年一折腾 前门大街定位迷思》后,北京商报记者再次走访看到,连通前门大街的台湾文化商务区已经空空荡荡(图),主打台湾会馆特色的邓丽君音乐生活馆、台湾美学生活馆、台湾艺术中心全部撤离。
商户归零
熙攘的前门大街因定位摇摆,商户成了流水的兵。与主街命运一样漂泊的还有五年前成立的台湾文化商务区。北京商报记者走访看到,前门台湾文化商务区内会馆、商户大门紧闭,基本都已离去。从部分商户脱落、泛黄的招牌和未撕下的标识可以看出,撤离已有一段时间。
这里也如前门大街一样经历了开街、主题定位、建筑修缮、商户筛选等严格流程,但昔日美好愿景化为泡影。前门大街即将再次踏上转型之路,台湾文化商务区成为试点区。在不久前的前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上,前门大街发布了新的整体规划,大江胡同沿线、台湾会馆周边的空置建筑将最先被利用起来。首个示范项目苏绣馆坐落在大江胡同南侧,预计10月试运营。
其实在1月,天街集团董事长李桦就曾表示,前门台湾文化商务区将在今年启动转型,并与前门大街的业态升级产生“联动”,有望成为北京最大的非遗示范区。“规划已经向相关部门报批并得到支持。示范区将在3月左右开始筹备工作,5月有望正式招商,10月有望全面向公众开放。”距离示范区计划开业还有两个多月,北京商报记者走访看到,台湾文化商务区内没有任何动工迹象,街区内也鲜有游客经过。
资料显示,台湾文化商务区按照《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房屋风貌修缮标准》进行修缮保护,京式韵味建筑与台湾风格景观、城市家具互相映衬,该文化商务区以修缮后的台湾会馆为核心,连通前门大街和前门东路,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 共3页 [1] [2] [3] 下一页 北京前门大街两年一折腾 招商机构频繁更迭 铂涛集团高速成长 目前门店近3000家覆盖全国300城市 稻香村120年后重回北京前门 转型迷雾重重:北京前门大街的商业“心病” 太平洋咖啡北京第45家店 亮相前门商业街 搜索更多: 前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