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经理人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零售经理人 >> 商企动态 >> 开发商动态 >> 正文
宝龙地产回应外界质疑 否认控制权转移
http://www.redsh.com 2011-12-12 红商网 发布稿件

  红商网讯:“我们最担心的不是融资、负债率、销售额、投资机会,反而是地方政府,最怕地方政府太乐观。”宝龙地产执行总裁许华芳告诉本报记者。

  宝龙近期有点复杂:业绩目标难完成、降价;穆迪投资、标普几乎同时下调其评级展望;宝龙向中国人寿借贷融资,大股东抵押股份履行抵押品追加契约条款,被外界担忧成其控制权变更的隐患。对此,宝龙的回应是,包括青岛李沧宝龙城市广场、镇江宝龙城市广场在内多个重头项目,年底集中开业或开工奠基; 12月1日及2日,公司先后回购450万股及120万股,支撑市场信心。

  在信贷紧缩、市场需求被大幅遏制的背景下,此前业内对商业地产“春天”的判断似乎正被证实“太过乐观”,商业地产商的危机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9月8日,宝龙地产宣布向中国人寿信托发行优先票据融资10亿港元,大股东兼主席许健康抵押其占已发行股本的19.66%股份作担保,利息率达13.8%。这一举动几乎成为评级机构担忧宝龙的重要“导火索”。

  1月至10月,宝龙的签约销售额为46亿元,不及其全年约100亿元的目标一半,加上宝龙对常州、杭州等项目进行降价销售等市场表现,11月底,标普把宝龙地产的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并把该公司及其未到期优先无担保债券的大中华区信用体系评级;穆迪投资也同时表示,已将宝龙地产的公司家族评级从Ba3下调为B1,并将其高级无抵押债务评级从B1下调为B2,评级展望为负面。

  对此,宝龙方面正面回应本报表示,相关融资是以大股东的个人股权抵押而非上市公司净资产抵押。“股权抵押发行优先票据是一种很常见的成熟的融资模式,抵押物价值高于借款一定的比例,乃至于几倍均属正常现象。”宝龙方面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企业控制权转移的说法,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许华芳告诉本报,宝龙现有财务结构中,以2年以上的长期贷款为主。当前市况下,宝龙继续坚持“综合体模式,住宅、部分商业街快速销售实现资金回笼,持有和销售就地平衡”的“开发是为了更多持有”策略。

  记者了解到,宝龙今年的新盘大部分在12月才销售和开业,12月3日李沧开业、12月24日即墨开业、12月30日洛阳开业、12月31日安溪开业。12月5日奠基的镇江项目是10月拿的地,预计将于明年5月开始销售。

  数据显示,宝龙地产今年的负债率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这也是外界担忧的重点。公司对此表示,截至2011年上半年末,国内上市房地产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已达到71.28%,宝龙地产的负债率只有40%多,相比而言是非常好的。

  据测算,宝龙一年内偿还的借贷、贸易及其他应付款以及所得税负债等流动负债总额53亿多元,宝龙解释说,其中的土地增值税等部分款项可以递延。随着开发放缓,应付的工程款等各项费用也会下降,实际应付的款项远低于53亿元。

  许华芳告诉本报记者,宝龙债务结构中长期贷款占70%以上,流动贷款中大部分可以通过续贷融资业务,总体还贷压力很小。面对商业地产市场逐步走热的趋势,宝龙最担心的反而是地方政府太过于乐观。

  勿庸置疑,竞争正在加剧,甚至在商业地产圈内的大鳄之间,直接对话的几率也在迅速上升。据了解,一直立足二三线城市发展的宝龙集团,较为少见的与行业老大哥万达集团同城相遇,而此次的青岛宝龙项目,即形成直接与万达同城竞争态势。

  “不过,市场空间依然很大,主流依然是各自抢占市场,大规模的淘汰时期还没有到来。”许华芳判断,但国内商业地产的短板已经出现,首先就是商业地产人才极为短缺。“国际情况,一个商业地产项目的操盘手可能需要30年的行业磨练,而在中国,已经出现几年工作经验的项目操盘手,这样的人才必然存在综合能力和经验上的短板,是个隐忧。”

斥资18亿 青岛李沧宝龙城市广场昨日纳客

穆迪:宝龙地产签约销售额低于预期

宝龙商业地产扩张激进 “快产快销“待解

宝龙部分项目降价 城市综合体烂尾风险显现

宝龙地产降价 部分项目售价贴近成本

增股抵押偿债 业绩惨淡宝龙地产雪上加霜

杭州宝龙城市广场商家签约 横店等入驻

杭州下沙宝龙城市广场赔钱卖楼

宝龙地产第25座城市综合体入驻杭州

首席财务官离职 宝龙地产全年目标堪忧

宝龙国际广场打造二三线城市综合体

宝龙全国布局 盐城宝龙城市广场今日开业

宝龙商业地产收入大幅下滑 靠住宅进行反哺

宝龙地产首次进军浙江 下沙板块再添新品

青岛宝龙疑因资金断裂延期交房 开发商辟谣

盐城在建宝龙城市广场因违章电焊失火 两人被拘

宝龙地产7月物业销售逾6亿人民币

宝龙集团:未来5年全国布局100个城市综合体

捂盘惜售“宝龙”被责令整改

宝龙广场违规收意向金 制造紧张挑衅国家调控

搜索更多: 宝龙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田新杰 责编:寄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