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商报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商报 >> 商企动态 >> 开发商动态 >> 正文

  红商网讯:利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工业用地的变性可能性,以及食品加工厂配套住宅与商业;利用物流产业配套商业开发用地,并借此获得地方政府青睐从而便于获取低成本土地,祝义材的若干地产类投资“拔茅连茹”,茁壮扩张。

  “近日媒体的负面报道对公司影响很大,希望媒体手下留情。”8月17日,中国雨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雨润食品,1068.HK)业绩发布会上,雨润系掌门人祝义材如此表示。

  此前3天,该公司针对媒体质疑进行澄清回应,指称集团拥有的土地都是根据合法方式取得,属于工业用地,不能用于房地产业务,且集团(上市公司)并未从事任何商业地产或物流业务,集团总裁祝义材的若干私人投资“与集团无关”。

  这份声明旨在将雨润系的房地产业务与雨润食品之间撇清,然而本报记者调查发现,祝义材的若干私人投资与上市公司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利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工业用地的变性可能性,以及食品加工厂配套住宅与商业;利用物流产业配套商业开发用地,并借此获得地方政府青睐从而便于获取低成本土地,祝义材的若干地产类投资“拔茅连茹”,茁壮扩张。

  以食品加工厂为名

  南京富豪祝义才的雨润系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而知名,多年以来,其业务范围在雨润控股这个大平台上,已经形成了一张纵横捭阖的多元化产业网络,集食品、物流、百货、旅游、房地产、金融等六大产业于一体,且拥有雨润食品和商贸类南京中商(600280,股吧)(600280.SH)两家上市公司。

  媒体的质疑集中于雨润食品,这家以生猪屠宰和肉制品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因涉嫌在辽宁变相无偿拿地5000亩,且这些用于生猪养殖与屠宰的项目却一直没有开工,一时间被媒体认为是“不忙屠宰忙圈地”,以骗取补贴。更有媒体质疑圈得的土地是否被用于商业土地或其他用途。

  雨润食品对此表示,公司从未从事任何商业地产或物流业务,其财务报表等公开资料中,也的确难以见到与之有关的痕迹。但是,这并不代表雨润食品与雨润系的地产业务全无瓜葛。

  “雨润食品扩张,主要是通过兼并和收购各地倒闭的食品加工厂和肉联厂。这些厂家在区位上位于以往的城市郊区,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就变成了副中心区域。在政府规划中,已经不适合做工业厂房,所以相当部分的土地要进行变性。又因为权属归属雨润,当地政府往往会在土地变性以及其后归属上给予这个重点扶持企业方便之门。”8月17日,一位曾任职雨润中层的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

  该人士透露,有些土地已经改变性质,部分被雨润用作了商品房的开发。

  另外一种方式,则是收购了当地的加工厂以后,把原来的加工厂面积缩小,囤积大量的工业用地,然后通过工业地产配套住宅和商业,以及物流地产的名义进行圈地。

  公开资料显示,在雨润系扩张的初期,从1997年到2003年,其曾一口气收购了19家国企。即使是近期,项目的收购也从未终止。这其中有多少被并购公司的土地最终成为雨润的地产资产,仍是未公开的数字。

  物流产业助力

  除利用食品加工厂土地涉嫌开发地产业之外,雨润系也因自身的产业性质和规模获得了不少地产开发资源。

  如位于南京河西新城雨润工业园的雨润集团总部,总投资110亿元。这个去年年初开工的项目总建筑面积达223万平方米。

  其中,该项目盈利性的生活配套部分建筑面积约为47万平方米,商业配套51万平方米,还包括五星级酒店、5A级办公楼和高端商场。

  再如其同期兴建的青岛北方总部,亦有配套的金融类写字楼和星级酒店资源。

  事实上,雨润控股旗下的六大支柱产业中,除了通过食品产业的“捷径”获得土地外,其他产业也成为其获取商业开发土地的便利渠道。

  雨润控股下的物流产业,所依托的仍是其在食品产业上的优势。以肉制品、副食品和农产品形成的三条物流主线,雨润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不少二线城市建成了规模可观的大型物流交易平台。

  如南京农贸中心、南京华商副食品市场、哈尔滨南极食品批发市场以及华中最大的肉食品交易平台长沙福润肉制品市场等等,雨润对这类物流地产的投资一直乐此不疲。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过去两年间,雨润地产至少达成了4个超大型的农副产品采购中心的投资协议,分别位于广东中山、陕西西安、天津东丽区和辽宁沈阳,意向总投资额高达420亿元。

2页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
·雨润忙于圈地无心杀猪 被指骗取政府补贴 2011年08月17日
·雨润被曝圈地骗政府补贴 回应称不存在违规 2011年08月16日
·雨润7亿政府补贴来源曝光 经营模式被指难持续 2011年08月16日
·雨润被曝圈地不开发骗取政府补贴 2011年08月16日
搜索更多: 雨润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杨凡 邱桂奇 责编:寄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