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街商报  您所在的位置:联街网 >> 商报 >> 企业 >> 零售商动态 >> 正文
传大方便利被收购 折射天津零售困局?
投诉—爆料—内幕—线索—传闻
http://www.redsh.com 2010-09-19 联街网 评论 发布稿件

  津门零售之困

  大方便利用“改革”二字对业界并购传言做了有力回击,但要想完全超越物美、华润和津工这些津门行业大哥们的地位和高度,这种难度不言自明。1997年创建的津工,截止2010年9月的店面数量已突破300,遍及天津近300个居民小区;而华润万家也后发制人,在1998年到2010年的12年间,其已在天津发展社区便利店240家左右。华润总部公共事务总监刘岫军表示,华润在天津近期没有收购计划,“但只要有机会,绝不放过任何一次可能的收购。”

  在天津,零售企业利用资本优势大举并购的事件并不新鲜。2005年,华润斥资4亿元全资收购天津月坛集团28家门店;2007年,其又收购天津家世界超市。与其扩张方式类似,天津另一零售巨头北京物美,早在2004年年底就全资收购了日本大荣在津的12家超市,大荣当年在天津经营已达9年之久;2010年年初,物美再次并购天津易初莲花超市的4家门店,进入天津市场6年的易初莲花黯然离场,依托雄厚的实力,物美的便利店也如流水般涌入到了天津的大中小社区和街道。

  “大鱼吃小鱼、强者吞弱者是零售行业的常态。”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认为,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竞争不占优的大方便利即使遭遇收购,也不足为奇。“U”型定律已经开始在天津零售圈逐渐被验证,洪涛解释,在两个顶端,要么是实力雄厚、资金充裕的企业压阵,要么是船小好调头的小型零售企业稳扎其中,大方便利最终只能无奈地处在了“U”型的底端,进退两难。

  天津津工超市董事长卢代盛列举了天津零售的另一个怪圈,以前发生的并购案例,基本上都是1000—6000平方米的标超,虽然经营时间较久,但最终无不半路折戟。华润在七八年前也曾做过2000—4000平米店,做了三四年,但终因亏损而退出。津工当初也拥有数家类似卖场,但最终都因经营不佳而被全部关停,专注投身社区便利店。

  对于上述现象,北京大学博士后鲍居武认为,标超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经营情况都不理想,其本身就具有诸多缺点,即一站式购物不全面,便利购物又不方便,但运营成本又很高,其不可能再成为零售中的主力业态。关于大方可能被收购的传闻,鲍居武表示,资本重组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其无疑会促使整个行业更加规范、效率更高、更加集约化,“只要收购方是内资企业,其实也无所谓。”

  马力则认为,大方并非毫无优势可言,在顾客美誉度上,华润、津工、物美绝对在大方之后,大方下一步将继续自己的开店计划,但会改变曾经依靠市场机会赚钱的方式,将核心放在企业的细节管理和系统运营上,用稳健和标准化的管理去应对竞争和风险,打造“中国顾客最喜爱的便利店”。

  对于外界一拨又一拨的传言,马力认为这是行业及公众对自己的“抬爱”,但这种“抬爱”似乎难以消停。“表弟前几天外出吃饭,听到旁桌的人言之凿凿,确认大方即将要被收购。”无奈的马力又坚定了口气,“大方的既定发展思路绝不改变。”

2页 上一页  [1] [2] 

来源:超市周刊  王华 责编:筱悠

【郑重声明】此文不代表联街网商报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
·未来10年公司治理的五大方向 2010年03月29日
·成大方圆落户青岛市北 4年将开店260家 2010年01月28日
·太子奶暗洽北大方正 索债潮暂歇静待接盘者 2009年10月24日
·石市市民出手大方 商场财气猛涨 2009年10月08日
搜索更多: 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