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通过资金、人力和合作伙伴的加持,饿了么+口碑或许只是阿里系列组合拳的第一步,既然有了起手式,后面的几步“狙击”才会顺势而出——例如移动支付、大出行。
对此,丁道师对懂懂笔记表示:“阿里除了饿了么和口碑之外,目前还有盒马、大润发、银泰等一众合作伙伴,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本地服务生态。”不过,美团的背后同样有腾讯的支持。所以这已经上升到了阿里和腾讯之间的竞逐。“或许,这场碰撞将会加速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在更多生活场景上的摩擦和竞争,”
腾讯同样拥有沃尔玛、家乐福等一众线下的合作伙伴,以及京东的助力,AT双方在本地服务市场的对抗趋势,以二者目前的体量来看,短时间内不可能出现一方完全压倒另一方的情况。毕竟市场还有很大尚未被开发的空间,完全容得下两个巨头的发展,而且双方都不差钱,也愿意拿钱来换市场和用户。”
在整合饿了么和口碑之后,接下来阿里或将进一步将旗下的盒马鲜生、飞猪等等一系列业务均并入到这个新的生态链中,和美团点评的生态形成一个完全对垒。这也就意味着,由更加丰富、多维的模式产生的本地化生活服务场景,将会更大程度影响到消费者在移动支付上的行为。
对此,丁道师分析:“以前在移动支付领域阿里的支付宝一家独大,但如今在小额支付或者说线下的O2O支付领域,微信已经在很多地方超过支付宝了,这是一个临界点,因为一旦微信支付壮大,它就可以撬动几乎每一个消费领域,届时二者的强弱优势可能会进一步发生变化,这是阿里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除了餐饮O2O领域,在整个大出行市场,阿里也不会坐视美团点评(包括腾讯)在共享出行领域的壮大。众所周知,美团点评2017年情人节在南京试点“美团打车”后,携势在今年3月落地上海,上线首日就创出了日订单量突破15万单的业绩。
此后“美团打车”规划中的北京、成都、杭州、福州、温州和厦门等城市,也都基本上获得了相应牌照许可,一时间令外界眼花缭乱。但随着美团点评突然间在4月初出手,以27亿美元的总代下收获摩拜后,美团打车的攻势也逐渐放缓。
而从大出行市场整体趋势来看,坐拥打车服务和摩拜单车的美团点评,已经在这一领域构筑了强大的护城河。这也促使阿里加快了推动哈罗单车的动作,至于滴滴和ofo方面,虽然阿里没有拥有完全的话语权,但也不会没有任何举措。
从美团点评目前的生态体系来看,基于腾讯的资源加持,其在餐饮外卖、共享出行、移动支付等方面的整合,正是对LBS实体服务的全面落地。美团点评打造的这一闭环休闲消费体系,已经涵盖了出行+就餐+购物+娱乐体验+移动支付等方面,而这对阿里系目前主要的业务线都直接或间接形成了威胁。
随着滴滴目前在顺风车领域遭遇困境,以及凤凰自动车起诉ofo引发后者的资金链“危机”,势必都将引发阿里的进一步动作。对此有业内人士对懂懂笔记表示,此前ofo曾传出被阿里和滴滴联合收购(内部签订TS协议)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在大出行领域,我们应该会在美团点评IPO的这个节点,很快看到阿里在共享单车、网约车领域进一步的“狙击”,而新举措势必会针对摩拜单车和美团打车业务有的放矢。
可以说,从O2O外卖、出行服务,到休闲娱乐场景(订票和旅游),再到移动支付,每一条业务线上,美团点评与阿里系企业均有对标的业务线存在。所以,此次阿里以整合后的本地服务新公司为基础,后续再打出一系列组合重拳不足为奇,因为谁也不可能对卧榻之侧的巨大威胁坐视不理。
【结束语】
美团即将登陆港交所,王兴也将迎来自己人生中的又一个重要节点,不过等待他的战斗远未结束。在可预见的未来,阿里会不断加码全新整合后的本地生活服务企业,与美团点评——这个腾讯系中最重要的“堡垒”对阵。即便这家新公司会像现在的阿里大文娱那样,面临着长期亏损的可能,但是在市场和用户面前阿里绝不会退缩。
或许,这样两个巨头的摩擦和碰撞并不是一件坏事。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足够诱人,其背后关联的整个生态体系更令两大巨头无法忽视,而有序竞争也将不断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毕竟,市场内出现一家独大的垄断情况已有先例,而那样的结果恰恰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来源:懂懂笔记)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上市在即 美团点评与口碑饿了么的新战役将走向何方? 饿了么攻势正猛 美团外卖却关注起环境问题 美团IPO估值飙升 承销商高盛估价570亿美元 最高185倍PE 瑞银给美团估值超千亿美元 美团分析师预路演启动 高盛大摩等大行给出570亿美元估值建议 搜索更多: 美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