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外,今年以来,青岛啤酒、煌上煌、得利斯、涪陵榨菜等多家A股公司发布资产收购公告,虽然部分企业最后宣告终止收购,但这也侧面反映了公司的充足现金流状况。“这些成熟的品牌已经历经二三十年的市场检验,穿越多个经济周期,具备了完善的财务管控体系和稳定现金流。”并购专家、和君咨询合伙人陈思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老钱”式的稳健性,为后续资本结构优化、交易设计提供了安全垫。
第二,从上述并购案例不难发现,顶级资本相中的几乎都是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他们的品牌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且已形成成熟的门店网络,为后续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天图投资创始合伙人冯卫东指出,这些企业拥有深厚的品牌积淀和成熟的运营体系,品牌依赖性强,如同“压舱石”般能锁定稳定消费群体,资本介入后的优化动作易被消费者感知,成功概率更高。
第三,正是因为当前消费市场处于周期性低谷,这些品牌的发展也遇到不同程度的增长瓶颈,对资本来说正是“抄底”的好时机,具有较大的议价空间。冯卫东表示,当这些企业出现增长乏力之时,就会降低出售价格的预期,资本有机会以合理价格切入,通过改善治理结构、优化激励机制实现价值增值,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第四,消费赛道永远充满机会,因为绝大部分生产活动最终都将指向消费。在金鼎资本创始合伙人刘扬看来,尽管市场增速可能下降,但资源会向头部集中;中国作为庞大市场,具备诞生大品牌的土壤,且当前大品牌集中度仍不高,未来潜力巨大。
未来消费市场
三大趋势值得关注
早期市场红利期,需求侧动能强劲,企业可依托经济上行实现自然增长。但当消费市场面临收入增速放缓与储蓄意愿走强的双重挑战,企业的经营压力就会陡增,“寒冬”中更能检验企业的真本事。
在刘扬看来,消费品公司当前的核心困境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不理解新消费人群;二是对新营销方式持封闭态度;三是不够包容新的组织形态,本质上是“不懂年轻人、管理独裁、思维僵化”。
巨头出售部分业务股权,正是为了优化业务结构、寻求精耕细作的发展路径。这一趋势在A股消费企业中也已显现:不少公司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拆分低效业务、并购整合优质资源等方式,提升整体运营质量。
对于未来消费市场的机会,冯卫东指出,当前市场环境下,有三大趋势值得关注:一是性价比创新,经济环境促使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实用价值;二是“小确幸”消费,能带来即时愉悦感的小众产品会受到青睐;三是自我完善类消费,健康投资、知识付费、养老产品等领域增长迅速。
当然,消费企业在内地资本市场面临的退出难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本的标的选择和投资策略。对此,冯卫东坦言,资本正在优化退出路径,过去习惯了企业的高速增长到上市退出的模式,现在更倾向于“持久战”。比如,通过设计优先分红条款,即使企业未上市,资本也能通过持续分红获得回报,上市不再是唯一的退出标尺。此外,并购退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与产业基金合作,为优质资产找到合适的产业归宿,形成投资到退出的闭环。
来源:证券时报 记者 卓泳 王军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