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热门资讯频道 >> 正文
北大教授一网络课程价值3000万 知识付费是什么生意?

  近日,北大教授薛兆丰一门网络课程价值3000万的消息刷遍朋友圈。“想不到知识能这么值钱,教授赚得不比明星少。”大众惊诧感慨的背后是知识付费大潮的兴起。这两年来,在移动支付、互联网技术、消费升级的加持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内容付费来提升自我,摆脱知识焦虑感。

  然而,过去一个月内,知识付费市场的“倒春寒”让这片看起来仍有无限机会的“蓝海”变得多少有些前途未卜。优质内容生产的确不易,但如何保持消费者的付费热情和用户体验也成为想要做好这门“好生意”时不得不作答的考卷。

  要充电

  知识付费

  大潮正兴起

  所谓“知识付费”,就是消费者为自己想知道、但不知道的内容买单。从文字视频到在线问答再到价值3000万元一门的北大教授课,各种“知识付费”产品纷至沓来,分答、在行、知乎Live、微博问答等平台接踵而来,连喜马拉雅、蜻蜓FM等音频也杀入这一风口。

  强烈的学习愿望、不断提升的付费能力和亟须利用的碎片化时间都成为催热知识付费的因素。“每天我只需要花10分钟读几段英文,坚持100天就能读完4本经典英文名著。”在杂志社上班的段女士表示,自己和同事都在玩一款名叫“薄荷阅读”的英文书籍APP,“总怕自己毕业后就把英文丢掉,工作后还是想要多提升自己,何况149元一期的培训费也就一顿饭钱。”

  社交网络的“造势”也“收割”了很多摇摆不定的围观者。“我看同学每天分享他们的英文阅读已经坚持了多少天,甚至详细到看了多少字,搞得我也有了危机感。”中央民族大学读大三的冯燕萍告诉记者,自己本来挺不屑于“薄荷阅读”这种英文训练方式,但出于收获朋友圈“点赞”的诱惑,自己最终还是入了“坑”。

  根据第三方监测平台2017年二季度应用行业报告数据显示,喜马拉雅FM、知乎、豆瓣、得到、分答、在行等APP都有明显的增长。该报告预计,目前知识付费用户已达到5000万,2017年知识付费的总体经济规模可达到500亿元。

  购买的

  是课程

  还是系统服务?

  知识课程是知识付费的主战场。从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到严伯钧的西方艺术课,从吴伯凡知识互联的神奇世界到吴伯凡的日知录,每天有大量的精品课程等着消费者挑选。其实网络课程或培训并不新鲜,那为何现在这些APP里的内容就能被称作新潮的“知识付费”而非传统的“培训辅导”?

  《罗辑思维》诞生之初,罗振宇有一段著名的“告白”:“古时候有很多有钱人,自己明明有一双眼睛,但自己是不读书的,他们是雇别人来读书给自己听。从今往后,我就是您身边的这个读书人,读书是一件很苦的事,所以我的口号是:死磕自己,愉悦大家。”

  这种“伴读小书童”的姿态是“知识付费”的生动注脚。在很多消费者看来,付费内容光有“专业度”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如何让知识变得更“可口”。“《时代周刊》、《哈佛商业评论》、《大西洋月刊》……这些杂志都大名鼎鼎,但要我自己去读、去学,确实看不下去,也没那么多时间。”在广发证券上班的王娇表示,像马徐骏的《世界名刊速读》能很好满足自己的需求,“每期还能给我一则金句,可以迅速提升谈话水准,同事、客户都觉得我特别‘有见识’。”

  “认认真真学知识,本身就是逆人性的。如今信息过剩人们期望能够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精准信息,用更少的时间来获得更好的知识。” 著名互联网专家、资深战略执行顾问何万斌表示,在这样的大背 景下,知识付费产品服务的系统性和趣味性越来越重要。

2页 [1] [2] 下一页 

一门网络课程价值3000多万? 知识消费大潮悄然来临

知识消费大潮来临?一门网络课程何以价值3500万元

网络课程买了就不能退?

搜索更多: 网络课程

东治书院2023级国学综合班学费全免!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学习易经,才不踏入误区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