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热门资讯频道 >> 正文
预包装及食用农产品不合格占79% 原因多在源头

  从田间到餐桌,源头成为食品安全监控的关键。6月29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以下简称“连锁协会”)了解到,通过分析食品的不合格问题,发现出现食品不合格的原因多来自于生产、种养的源头,同时建议零售企业、监管部门应加大对源头的管控。

  调研结果显示,预包装食品、食用农产品占不合格产品总批量的79.01%;该部分产品出现不合格的情况,可能直接来源于源头供应商管理。另外,现制现售和散装食品占比20.99%;该部分不合格产品出现不合格情况,可能来源于散装食品供应商和零售企业自制商品管控不佳,以及储存不当造成的商品不合格。与此同时,食品添加剂、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是食品安全的重灾区。

  2016年前三季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食药监总局”)在流通环节26家零售企业门店食品抽检中共发现443批次不合格,其中,预包装食品占比65.69%,散装供应商以及零售企业现制现售占比20.99%,食用农产品占比13.32%。对此,食药监总局因此委托连锁协会对涉及的情况进行调研分析。而根据此次的结果,比起复杂的流通环节,源头可能是不少消费者关注较少的环节。

  相关资料显示,在生产加工食物的过程中,原料把控不严容易造成微生物、毒素或重金属、化学等污染物超标。农产品出现农兽药残留问题则主要是来自于养殖、种植源头,种植户、养殖户的食品安全管理知识不足、滥用农兽药物等可能导致食用农产品出现问题。

  连锁协会建议,零售企业采取直接同生产源头对接采购模式,需要加强源头供应商的入场评估制度,避免中间商违规操作导致食安风险出现。

  同时,一位农产品加工从业者建议,相关部门对食品监管从源头上治理,对种植者、养殖者使用化肥、农药、激素制品进行严格的适量限制,强化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防止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北京商报讯(记者 吴文治 王维祎)

供销e家下午茶:吃着、聊着,农产品上行就够了

农产品质量安全十大谣言曝光 草莓空心是使用激素?

畜禽名品、时令水果、精品蔬菜、名优茶叶 浙江知名品牌农产品本周杭州大聚会

“烟台馆”牵手萌店为农产品上行输出“新玩法”

扎根江西、抢滩全国,“江南优品”农产品电商平台正式启动

搜索更多: 农产品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