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分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瑞强表示,移动支付对网络高度依赖,不能应对自然灾害、断水断电等极端情况。此外,我国地区发展差异较大,不同年龄层的居民对移动支付的接受程度也不同,所以移动支付的发展也相对不平衡,目前在一二线城市和青年群体中较为普及。谢双成也认为,目前各地各部门对“互联网+金融”和推进“无现金社会”建设的认识理解程度、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差异很大,发展不平衡。政府部门的数据尚未完全开放,难以形成“一张网”。“无现金社会”相关的技术、基础设施尚未普惠到更多人群。
展望:共推“无现金社会”的建立
移动支付推进“无现金社会”的发展也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2016年8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机构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二维码支付开始在金融监管框架下合法合规的发展。
此前,央行在向支付清算协会、银联的函件中明确指出,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具有进入门槛低、操作便捷等特点,适用于对传统POS收银成本敏感的小商户的日常小额交易,定位于传统线下银行卡支付的有益补充。这意味着以二维码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正式获得监管部门的认可。
对如何促使移动支付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设安全有序的“无现金社会”,代表委员们提出了很多建议。曹晶认为,公民个人信息屡遭泄露、窃取、贩卖,在无现金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建立安全可靠的网络信息平台非常重要。要在网络技术层面筑牢防护墙,避免漏洞,提供安全支付环境,保护广大消费者的财产安全。相关部门也要根据各种支付发展的形势做好监管工作,完善和支付相关的相关法律和行业标准。执法司法部门要保持对网络金融犯罪高压打击态势,对涉及侵犯隐私、妨碍支付安全的不法行为实时侦办、精准打击,切实维护“无现金社会”的国家金融秩序和安全。
马瑞强表示,“无现金社会”涵盖的范围广泛,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必然要具有相应的信用机制相匹配、做支撑。各有关部门之间应基于大数据共享,加强联动、深化协作,建立起全覆盖的诚信信息系统,对失信行为形成有效预警和有力约束。
虞纯建议从国家层面大力支持无现金社会建设,鼓励各级政府率先垂范,以打通“互联网”政务为切入点,让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深入每个老百姓身边的场景都能实现无现金服务。与此同时,鼓励技术创新,出台相关法律和行业标准,推进平等、多元的无现金支付体系建设。
谢双成从具体操作层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应该鼓励院校科研机构与市场参与者深化合作,加大对生物识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密码与安全攻防等技术领域的研究力度。此外,为满足消费者和场景多元化需求,应以平等、市场化的方式推进非现金支付体系建设,发挥各种支付工具的优势,形成有序竞争的行业格局。(来源:检察日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小管家VIP:“无现金社会”离中国还有多远? 支付宝收钱码上线 中国5年将进无现金社会? 微信支付推“8.8无现金日” 联合70万门店40家银行 瑞典移动支付普及度惊人 或成无现金社会 微信支付发起“无现金日”活动 线下8万商家参与 搜索更多: 无现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