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高不下的汽车保有量导致的巨大停车位缺口,一直以来都是各级政府难以解决的一块心病。昨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推动交通提质增效提升供给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为我国规划了每年新建公共停车位约200万个的目标。然而,对于此次我国以规模目标倒逼停车设施建设的做法,多位专家都认为可能难现明显成效,尤其未来政府更多地将停车设施建设交于社会资本后,每年的建设规模将会更加市场化,目前政策关键还在如何增加这项工程的民资吸引力。
本次,国家发改委在《方案》中有关强化我国综合枢纽衔接内容里,再次提到了对于停车设施工程的部署,具体内容包括:以交通枢纽、居住区、商业区、医院、旅游景区等为重点,建设停车楼、地下停车场、机械立体停车库等集约化停车设施;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外围站点配套建设停车场(P+R),已运营既有线路具备条件的站点加快建设停车场(P+R)。专家直言,这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国家发改委设定未来每年我国新建约200万个公共停车位的目标了。
在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看来,未来我国有关停车设施建设的政策重心应更多地放在破除体制障碍方面,而非从数量上为各地设定建设“框架”,比如我国应在政府指导价的基础上继续将社会资本建设停车场的定价权更多地放手市场,让民资看到参与投资是有利可图的。
去年,国家发改委曾发布政策,全面放开社会资本投资停车场,当时就有专家表示,在我国普遍存在的停车难背后,是隐藏着大量商机的。不过,由于目前社会资本投资停车设施收费标准还未完全放开,因此专家认为这块“蛋糕”真正的市场潜力还未充分释放出来,需要进一步改革现有体制。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我国停车位缺口超过5000万个 万亿级市场待开发 西安各大商场未设女性停车位 官方称暂不考虑增设 杭州良渚永旺梦乐城10月开业 配备3000多个停车位 深圳购物中心满意度大调查:停车位不足问题凸显 大连一商场推出女士专用停车位引争议 搜索更多: 停车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