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部门工作人员指出,纤维成分及含量是纺织产品的主要品质指标,也是商品是否货真价实的主要内容。纤维成分与标注不符实质上就是误导消费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造成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企业乱标识,或个别企业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造成的。同时还存在纤维名称标注不规范的情况,原因可能是对纤维含量标注标准要求了解不够清晰,缺乏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等。
2色牢度低“粘不牢”
色牢度差是纺织品中较易出现的问题,此次抽检的服装商品中,色牢度不合格的商品共19项次,不合格比例达35.9%,主要体现为沾色超出强制性标准和(或)产品标准的规定。
据介绍,色牢度主要是考核染料附着在纤维之上必须有一定的牢度,尤其对水、摩擦、汗渍和光,否则在穿着过程中,染料脱落,转移到皮肤上而伤害人体或沾染浅色衣服,影响消费者健康和美观。
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服装企业没有做到面料在投产前送检,购进的原辅料没用依据服装标准要求的内容积极考核,因此,作为企业一定要依据产品标准对各项指标进行检验,面料达标才可投产。
3产品使用说明“不规范”
不少消费者购买服装类商品时都没有看使用说明的习惯,殊不知,懂行的人,只要看一眼产品使用说明就能辨别商品真伪优劣。
产品使用说明是向消费者传达如何正确、安全使用消费品的信息工具。在此次抽检的奥特莱斯服装产品中,使用说明不合格的为7项次,占不合格比例为13.2%,主要体现为使用说明标注不规范。
产品使用说明不规范或不符主要是生产企业对标准要求意识淡薄,对国家强制标准GB5296.4-2012《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书》要求的掌握不清晰。
4羽绒服里填“粉碎毛”
寒冬季节,羽绒服成为市民外出的必备服装。市工商局抽检显示,奥特莱斯商城的羽绒项目不合格比例达13.2%,主要体现为反映羽绒质量的检测项目实测值达不到产品标准的要求,甚至有的“羽绒服”填充物竟然是粉碎毛,根本不能称作羽绒服。
分析认为,羽绒的含绒量、绒子含量、充绒量、蓬松度、清洁度及耗氧量测试是评价羽绒品质的核心项目。通过测试,能够辨别羽绒服装是否能够达到所明示的水平和质量。
出现羽绒项目不合格主要原因是生产企业在大批量生产前没有依据服装标准要求的内容积极考核和进行质量管控。(来源:上海法治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你以为在奥特莱斯买到便宜货了?其实猫腻可多了 奥特莱斯的设计要素 场地交通组织设计是关键 奥特莱斯为啥这便宜?99%中国人都不知道的“阴谋” 奥特莱斯,三四线城市的机会在哪里? 济南80后一年半开32家韩餐厅 入驻奥特莱斯、世茂 搜索更多: 奥特莱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