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的习惯。
要培养早起的习惯首先要为自己设定一个早起的目的,而且这个目的会让你很期待第二天的早晨快点到来。
如果你是一个吃货,不妨睡前准备好一顿丰盛的早餐食材,等早上起床给自己做一个很好吃的早餐。我给自己设定的早起目的是玩半个小时游戏(很神奇吧),这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
于是,如果我想要6点半起床,那么我会把闹铃定在6点,然后快速起床,开机时间我会搞定刷牙洗脸,然后热一杯牛奶,一边打游戏,一边听着英语广播。这个好处就在于我不会再花其他时间来玩游戏了,每天我都会有固定的半小时玩游戏,并且我也不会痴迷游戏而耽误了学习。相反,这个习惯让我早起更有动力。
通过这个方法,我将不适转换为舒适,让本来很难得事情变得容易而且备受期待。
▼写作的习惯。
读书再多如果不写出来,就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如果不能向别人说出来,就不能得到修正与反馈,也无法知道自己的观点是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写作是一个整理自己想法的很好的工具,将平时阅读中的论点整理出来,加以思考,总结成自己的话语。这样,逻辑能力和思考能力就会逐渐加强。当然,写作是件比较痛苦的事情,你需要整理自己的思绪,并且组织语言将它们表达出来。而且,当你对着电脑的时候,还要排除各种杂事的干扰,这对专注力也是一种锻炼。
补充资料:
舒适区理论由美国人Noel Tichy提出的理论。
“舒适区” ,对于你来说是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或者习以为常的事务,自己可以处于舒适心理状态。
“学习区” ,对自己来说有一定挑战,因而感到不适,但是不至于太难受。
“恐慌区” ,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的事务或知识,心理感觉会严重不适,可能导致崩溃以致放弃学习。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处于“学习区”,学习具有适当挑战性的东西,一段时间后,“学习区”会慢慢变为“舒适区”, “舒适区”越变越大,而一部分的“恐慌区”也会相应变成“学习区”。 共2页 上一页 [1] [2] 王健林王石“拜把子” 两个“50后”真的走到了一起 王石吃吃喝喝背后玄机 毛大庆“抛弃”王石和郁亮,去和鸿坤赵彬一起“跑步” 王石透露全球化路径 王石:我的最终定位是成为教育家 搜索更多: 王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