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断地关店、开店似乎成了“烘焙第一股”克莉丝汀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克莉丝汀)的一种业务常态。这家进入大陆市场20多年的台湾企业最早完成了烘焙店连锁模式的组建,然而,经历过资本市场艰难角逐终于在2012年完成港股上市,却至今都没有过好业绩。
扩张路线扭曲致关店
近期,克莉丝汀位于浙江嘉兴新桥路和利时百货的门店悄悄关闭了,让手持上述两家店面蛋糕券的消费者有些无奈。
“差不多是发现一个关一家的节奏。”来自上海的消费者小优(化名)告诉新金融观察记者。
这是克莉丝汀继在江浙沪之外的市场关店之后,在其大本营展开的关店计划。
被称为“烘焙第一股”的克莉丝汀是一家来自台湾的烘焙企业,1992年在上海落地,从此进入大陆市场。有业内人士告诉新金融观察记者,克莉丝汀应该是出现在大陆的第一家专业的烘焙店,他们出现以后,这种连锁烘焙店的模式才开始在大陆流行。
从克莉丝汀官方网页得知,其大本营主要是长三角地区。从1992年至2012年,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崛起,克莉丝汀这家仅靠烘焙行业起家的企业也随之快速扩张,直至成为长三角地区最有影响力的烘焙品牌。
2012年,克莉丝汀筹备上市。在此之后,其实行了一系列的扩张计划。其招股说明书显示,计划将集资所得的41%用于开设新门店,39%为公司资本开支提供资金。当时其拥有约880家店,计划两年内增开220家零售店,涉及资本开支1.25亿元人民币。
据克莉丝汀相关人士透露,克莉丝汀最初近1000家门店全部为直营店。
“这种模式很烧钱,因为克莉丝汀属于中高端定位的品牌,门店最开始全部开在黄金地段。”他说。
从克莉丝汀官方给出的扩张版图中可以看出,当年,克莉丝汀除了在上海、浙江、江苏三地快速增开新店之外,还扩张至安徽的合肥、马鞍山,河南的商丘等地。
不过很快,上市之后的第一个业绩报传来,克莉丝汀在2012年的半年报显示亏损1878.3万元,而上年同期还在盈利。
“定位出现了偏差,定位高端,扩张的城市却是二三线,甚至是三四线城市。”烘焙学校负责人李想(化名)对记者说。正如他所说,克莉丝汀后来扩张的城市中,有将近一半都是在庆阳、江门、湖州、马鞍山等中小城市。
但是,当时克莉丝汀却将亏损原因归咎于员工最低工资上调令,即人工成本增加。
到2014年,克莉丝汀上市三年,连亏两年。
据克莉丝汀2014年报,继2013年亏损3700万元之后,克莉丝汀2014年再次亏损1.51亿元人民币。
遭受重大打击,克莉丝汀才开始反思自己的扩张计划,其于2014年下半年开始“检讨运营”并关闭部分亏损门店。
2014年11月17日,克莉丝汀在马鞍山贴出通告称,由于公司经营模式调整,其在马鞍山5家门店全线撤退。同时,在其他中小城市也相继撤退。
一组数据显示,2014年克莉丝汀门店总数从2013年的1052家减少至952家。
截至目前,克莉丝汀的关店计划还在继续。
对于克莉丝汀“关店计划”等相关问题,记者曾致电以及致函克莉丝汀,但截至发稿没有得到回复。 共2页 [1] [2] 下一页 “烘焙第一股”克莉丝汀持续关店 转型效果甚微 “烘焙第一股”克莉丝汀持续关店 扩张路线扭曲致亏损 烘焙第一股克莉丝汀2014年预亏 已连亏两年 烘焙第一股克莉丝汀已连亏两年 月饼市场不景气 克莉丝汀“重新创业” 超4亿元力推改革 搜索更多: 克莉丝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