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观察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品牌观察频道 >> 正文
解密雨润被洗盘:第一屠户盛名难副
投诉—爆料—内幕—线索—传闻
http://www.redsh.com 2011-08-15 红商网 评论 发布稿件

  对那些卷入行业整体危机的企业而言,独善其身或许只是一个伪命题。在一个不再被公众信任的行业中,任何企业都可能是下一个牺牲者,“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文/本刊特约记者

  李 彤

  雨润一度从“双汇事件”中占到便宜。

  2011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对双汇济源分公司添加瘦肉精的事情进行了曝光,后被人称为“瘦肉精事件”。

  该事件对于双汇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第二天,双汇发展股价跌停,接下来几天,市值蒸发103亿元;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称,除开因品牌影响而带来的其他经济损失外,双汇能够计算的损失超过121亿元……双汇集团一度在漯河市体育馆召开万人职工大会深刻检讨,而又被媒体和公众斥为“作秀”和“故弄玄虚”。

  作为最大的竞争对手,雨润一夜之间似乎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事件爆发后,双汇的众多经销商纷纷倒戈,改换门庭,而雨润趁机攻城拔寨,将双汇的一干市场收入囊中。众多投资机构纷纷出来发表力挺雨润的利好言论,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大好的形势下,雨润一时春风得意,看起来前景光明。

  下一个牺牲者

  最大竞争对手倒下了,自己就能保全并高枕无忧了吗?答案是,未必!

  进入5月份,合肥一家酒店反映,该酒店在采购的雨润火腿中,发现了包装塑料膜和金属卡扣。该火腿的外包装上印着马鞍山雨润食品有限公司制造,生产日期是2011年4月8日,此为雨润的“过期肉事件”。随后,雨润集团旗下雨润食品(01068.HK)股票收盘价26.15港元,应声下跌2.243%。

  面对汹涌而来的质疑,5月26日,雨润集团在其网站发布官方声明强调:“从未用过过期肉”,公司初步调查结果为“自动化生产线出现故障,封口铝卡出现跳卡导致”。

  虽然看似负责任地直面质疑,处理事件的速度也不可谓不坚决,但在坊间,却并没有博得更多的加分,大多数网友认为,“雨润不过是在欲盖弥彰”。并坚信,“雨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然而一波未平,6月30日,有媒体报道,雨润旗下附属公司陕西渭南生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将含有激素及致病微生物的“问题猪肉”推向市场,此为雨润的“问题猪肉”事件。

  再之后,有香港媒体曝出,雨润集团董事长祝义材在安徽拥有一家生猪养殖场,不过里面并没有猪,直指雨润骗取补贴。此举的直接后果是6月底,雨润开始连日被大手沽空,经过连番的洗仓,雨润在香港的股价暴跌,6月29日股价大跌19.8%,收报20.6港元,市值蒸发约93亿港元,创下雨润六年多交易历史上的单日最大跌幅,此为雨润的“洗盘事件”。

  从双汇的百亿市值蒸发到雨润的百亿市值蒸发,前后仅仅三个多月的时间。恍然间,人们发现,最大的利好者事实上并没有成为利好者,反而成了紧接而至的另一个“牺牲品”。

  类似场景似曾相识。三聚氰胺事件爆发时,三鹿深陷其中,众多的乳制品企业冷眼旁观,以为自己就能独善其身或渔翁得利。事实上,最终的结果证明,在一个不再被信任的行业内,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众多的旁观企业常常认为自己足够无懈可击和能够躲过一劫,而规则和困难都可以转嫁给对手,自己没出事反过来被证明已经足够优秀,因此可以安然无恙,洗脚上岸。

  这无疑是众多企业的“惯性逻辑”——雨润真的够优秀吗?!

  “第一屠户”盛名难副

  屠宰能力是体现肉制品加工企业综合实力的一个硬指标。控制上游屠宰环节,也就无形中控制了上游的生猪资源,雨润对此无疑有相当清醒的认识。

  2010年,雨润屠宰量为1509万头,超过双汇成为“中国第一屠户”。这是雨润不遗余力布局上游的结果,仅在2010年内产能就增加了1005万头,使集团屠宰能力达至3560万头/年。双汇“出事”前,曾宣布要将屠宰产能提高到3000万头以上的金锣,屠宰能力已达2200万头,但其增长势头已于三年前放缓。可见,未来三五年内,雨润将稳居头把交椅。

  雨润走的基本上是一条外延路径,特别是2005年10月在香港主板上市后,其借力资本走了快速扩张之路。问题是雨润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既不像金锣那样下工夫在上游投资建设生猪养殖基地,也不像双汇那样同步增加肉制品产能,而是沿着固有路线拼命提高生猪屠宰能力。

  从下图可以看到2008年雨润生猪屠宰产能为1805万头,远远超过2010年1509万头的实际屠宰量。短短两年间,雨润居然把已经过剩的产能又翻了一番,达到3560万头/年。外界猜测雨润如此疯狂扩张屠宰产能有套取政府补贴之嫌。2010年和2009年,雨润获得政府补贴金额为7.13亿元和4.26亿元,分别相当于财年净利润的26.05%和24.36%。

  不过中国第一屠户名下的产能是有水分的。曝出“问题肉”的陕西渭南生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渭南生秦”)是雨润投资建立的。公开资料显示,雨润于2007年进驻“渭南食品工业园”,占地面积260亩,总投资超过6亿元。设计产能为:200万头生猪屠宰及2万吨肉制品,产值30亿。预计三年投产,可解决1500人就业、带动10万养殖户。

  而雨润最新公告称“渭南生秦”日屠宰量为400头,不足集团总量的1%,也就是不到15万头/年。号称具备200万头产能,出了事才披露一年宰不了15万头。地也占了,补贴也拿了,200万头产能是建好后晒太阳还是子虚乌有?恐怕只有雨润自己明白3560万头产能有多少是实的、多少是虚的。显然,政府补贴与产能扩张是挂钩的。鉴于补贴金额已相当于净利润的四分之一强,如果扩张放缓补贴金额大幅减少,上市公司将面临巨大的业绩压力。所以,雨润已经过剩的产能还要继续飞速扩张下去。问题是中国屠宰领域已经出现全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政府分分钟会停止补贴。那时,骑虎难下的雨润会突然跌下虎背。

  屠宰能力超强,冷鲜肉、冷冻肉的比重偏大的局面越来越明显。2004年,冷鲜肉、冷冻肉销售占雨润总营业额的62.2%。2010年,两者合计的份额近83%,“偏科”越来越严重。2010年,双汇生产肉制品91.45万吨,销售额相当于营收的58%。相比之下,雨润肉制品深加工的产能仅有30.4万吨。

  扩张:投机还是投资?

  应当说,雨润选择的是符合国情的“捷径”。

  我们的国情是行业极度分散。2008年,全国共有生猪定点屠宰企业20639个,达到规模以上(年屠宰量2万头)的仅为2205家;肉类注册商有500多个。2010年,中国生猪出栏量为7.3亿头,而这一年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只有2.2亿头(2009年以来增长缓慢)。雨润、金锣、双汇三巨头合计也只是个零头。

  这样的国情给强势企业留出了巨大驰骋空间。同时,政府部门认定,解决肉制品安全的根本途径是在“六化”:规模化养殖、机械化屠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冷链化运输、现代化配送。特别是在屠宰环节,因易于立竿见影,地方政府扶持力度很大。在土地、能源、信贷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直至现金补贴。雨润在2009年、2010年获得补贴高达近11.4亿元。双汇2010年收到各类补贴3300万元(包括养殖、物流、屠宰无公害化处理)。

  2010年雨润生猪屠宰产能增加1005万头/年。同期,“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付款”金额为28.31亿元。相应地,物业、厂房、设备账面值也从50.65亿元增到80.37亿元。虽然厂房设备的结算、入账与产能增长在时间与数量上不见得一一对称,但大体上可认为雨润以30亿元固定资产投入换来1000万头新增产能,每增加一头猪/年的屠宰能力的代价不到300元!雨润用于对外宣传和套取政策补贴的3560万头产能闲置了57.6%!

  其实,雨润只是一个缩影,由于扩展空间大,政策性补贴多,全国生猪屠宰能力严重过剩,抢夺生猪的恶性竞争一触即发。更糟的是,屠宰的规模化速度远超养殖业。截至2009年年底,年出栏100万头以上的企业仅广东温氏一家,比重不足0.5。而屠宰量在100万头以上的企业年屠宰量占比超过9%。从眼前利润最大化角度考虑,极力扩大屠宰能力没有错,钻政策空子套取补贴也好,跑马占地抢夺生猪资源也罢,都是顺应国情的举措。问题是雨润的管理能力、技术水平能否跟上快速扩张的脚步。

  “渭南生秦”被媒体报道将甲状腺等腺体没有摘除干净、含有激素及致病微生物的“问题猪肉”投放市场。渭南市政府联合调查组在7月2日公布调查结果,“问题肉”中确有病变淋巴和脓包。雨润无法像处理“过期肉”那样把问题推到设备故障上去,因而宣布该厂停产60天自查。

  如果说兼并过来的企业,可能是利用地方政府引资心切买来的便宜货,在管理、技术、设备方面较为落后。像“渭南生秦”这样“根正苗红”的自建工厂出现问题,或许可以这样认为,雨润的屠宰产能不仅数量不实,管理水平更是低下。不客气地说,雨润对国情的适应带有强烈的投机性。

  脆弱的供应链

  以加盟连锁方式低成本、快速建立销售网络,这不是雨润的发明。双汇、金锣、春都、千喜鹤……具有一定品牌号召力的屠宰企业莫不如此。

  加盟“雨润冷鲜肉专卖店”的门槛不高,小区便利店、农贸市场、菜市场、商超均可。保证金、设备、流动资金、场地租金等,只需大约5万元就可成为雨润冷鲜肉代理商。雨润号称可以提供给加盟商的有:卓越品牌、管理支持、产品支持、广宣支持、市场维护、区域保护、物流配送、培训等。问题是免收加盟费的雨润真的能提供这么多支持吗?恐怕双方的合作仅限于雨润提供产品,加盟商自备经营场地和流动资金赚取进销差价。

  加盟连锁显然是雨润等屠宰企业的又一个惯用捷径,因为这可以几乎不花一分钱就能建立一个专属的营销渠道。

  更妙的是,由于加盟商处于弱势,基本上不会拖欠货款。雨润号称提供30日到90日不等的信贷期,能享受到的恐怕只有那些规模较大的商超。2010年报显示,雨润“应收贸易账款”仅为5.7亿元,其中3.9亿元账龄不到30天。对一家销售额几百亿的企业来说,这绝对算是奇迹。

  凡事有所得必有所失,雨润们对零成本建立的网络控制能力几何?店面是人家自己租的,冰柜冻谁家的肉都成,加盟费各品牌都是免的。双汇出了“瘦肉精”,其在某地区的加盟商成百家地投靠雨润。雨润出了“问题肉”不知又会有多少加盟商倒戈。与国美、苏宁们对连锁店如数家珍不同,双汇、雨润们的年报中对加盟店只字不提,更不要说逐期披露数量了。

  按理说冷鲜肉应当遵照“冷链生产、冷链配送、冷链销售、连锁经营”模式。由雨润们领衔的加盟连锁的确是个好的解决方案。但种种迹象表明,雨润们可能把“最后一百公里冷链”交给根本不可能有自备冷藏车的加盟商。2010年,雨润生猪屠宰产能增加39.3%,而运输车辆仅增加12.5%(按购置成本计算)。雨润可以调动的数百台冷藏车很难照顾到小加盟商,后者不可避免地会用面包车、轿车甚至三轮摩托进货。

  国际肉类公司一般采取纵向一体化战略,从饲料、育种到屠宰、加工、物流通吃。我国企业一般是截取一两个环节,如雨润取的是屠宰和加工。在上游,雨润与养殖户定的是没有约束力的协议,诸如“肉贵时养殖户不抬价、肉贱厂方不压价”等条款只能约束君子。在下游,雨润把建立零售网点的责任和负担都转嫁给加盟商。

  但这样的供应链无疑是很脆弱的。

  首先,要顾虑庞大、数量不详、质量可疑的生猪屠宰产能。一旦高速增长,大笔的政府补贴无从谈起,雨润选择了适应国情的模式虽然操作得很成功,但由此建立的企业帝国却隐患重重。

  其次,是雨润与大趋势相左的业务结构。2009年,我国猪肉产量达到4882万吨,但增速已经放缓,近10年复合增长率只有2%。也就是说从数量上,猪肉生产不会出现快速增长。从产品结构上看升级的空间极大,室温热鲜肉占据猪肉市场的极大份额,而且白条肉多、分割肉少;散售裸肉多,包装肉少;高温制品多,低温制品少。目前,国内低温肉制品产量仅占肉类总产量的5%,发达国家可达40%。2010年,雨润上游冷鲜肉销售量上升63.6%,低温肉制品额仅增加11.9%,头重脚轻局面日渐严重。

  高危产业里无捷径

  也就是说,在双汇陷入危机之后,陡然间,人们发现,原来雨润也有那么多的不完美。自然,这会给众多投机机构以遐想的空间和操作的缝隙。

  雨润被洗盘,事后被证明是国际投机资本一次处心积虑的有预谋的绞杀。

  浑水公司并非善辈。公开资料显示,这家神秘的公司主要就是曝光在美上市的中国中小公司的虚假财报和欺诈行为,引起市场恐慌和股价震荡,从中“浑水摸鱼”。浑水的矛头先后对准过绿诺国际、中国高速频道等中国概念股。报告过后,这些中国概念股无一不股价大跌,大伤元气。其中,绿诺国际在此后承认了报告中所列举的违规事实,最后该股在2010年秋季被摘牌。

  浑水公司的沽空逻辑和手法非常简单。他们一般会通过上市公司公开财务报表中的核数师一栏下手。一旦发现上市公司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接下来,就会针对这几家或某家有问题的公司开始系统研究,这其中包括仔细分析其财务报表,跟踪公司高管的公开发言和举动等,找到公司漏洞。

  一般来说,中国上市公司其实都面临或多或少的问题,而浑水公司正是抓住一些问题给予放大,加上此前绞杀中国概念股积累的“良好威望”,往往能起到“浑水摸鱼”的效果。

  浑水选中食品领域自然有其凿凿的理由。

  中国食品领域一直是一个多事之秋。以肉制品行业来说,近半年时间里,双汇、雨润、金锣等先后被曝光质量问题,加之目前通胀的整体环境,老百姓对食品领域产生了整体不信任,容易引发市场的被撩拨和动荡。

  ——但这一切,尚处于“安全地带”的雨润浑然不觉。

  浑水发布的针对雨润的报告质疑有五点,包括政府补贴、负商誉、开工率不足等指责,其中唯一“直指要害”的一点,就是关于雨润养猪的问题。虽然雨润主席祝义材此后表示,养猪属于自己个人行为,且项目并未投产。但浑水给公众无形中却传达出了另外一个讯息,那就是雨润庞大的食品帝国存在虚假信息,且随时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在对行业缺乏信任的心理下,浑水的这一报告一定程度上造成其他机构的恐慌,不敢接盘。配合报告的发布对股价的打压,此时浑水基金再调集大量资金买进平仓抄底。此时买入股票再卖给此前的买方,整个完整的交易至此完成。只是,雨润则被重重洗盘。

  2011年7月11日,洗盘之后半月,香港主板上市公司雨润食品(1068.HK)发布赢利预告,称上半年营业额及净利润将录得显著增长。但迄今为止,雨润食品股价也仅在22港元左右,这与七八个月前30多港元的高度已是遥不可及。

  虽然中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依然极度分散,所谓“规模以上定点屠宰企业”超过2000家,资本也看好这个行业的兼并重组,但事已至此,雨润却只能有口难言。

  事实上,对高危行业里的企业而言,毫无捷径可走。以前的蒙牛伊利如此,现在的雨润也如是。

东治书院2023级国学综合班学费全免!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学习易经,才不踏入误区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

     相关阅读
    ·雨润被曝圈地骗政府补贴 回应称不存在违规 2011年08月16日
    ·雨润7亿政府补贴来源曝光 经营模式被指难持续 2011年08月16日
    ·雨润被曝圈地不开发骗取政府补贴 2011年08月16日
    ·雨润集团问题频出 圈地补贴比杀猪来得快 2011年08月15日
    搜索更多: 雨润

    来源:《商界评论》杂志   责编:苏小小

     
     
     








    网站简介 - 刊登广告 - VIP会员 - 开放平台 - 内容制播

    权威商业媒体 零售淘金门户

    Copyright (c) 2003- 浙ICP备13037369号 红商网 版权所有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