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房网北京售卡涉嫌违规被曝
非中介机构办购房“打折卡”属欺诈
未定价,先售卡。北京搜房网日前因卖白金卡涉嫌违规的行为,遭到多家媒体的集体曝光。
据央视报道,北京部分楼盘在尚未取得预售证的情况下,通过与第三方机构联合办理白金卡,宣称只要交付1万-10万元不等的费用办卡,就可以获得高达几十万元的优惠抵扣。
根据北京某位参与合作办卡项目的售楼人员介绍,目前办卡需1万元,开盘之后凭卡可以抵扣10万元,折扣幅度相当于总价打9.4折。而且工作人员还表示,该卡是限时优惠的,只有特定的时段才可以办理,至于开盘日期和定价,该工作人员预计到6月中旬才开盘,单价在1.9万元左右。
但据央视报道,该项目实际开盘是两个月之后,房价也未定,开盘时间和价格,和实际信息有一定距离。
除了通过限时和优惠幅度来招揽客户,还有一些项目则人为制造销售紧张的局面,来吸引购房者办卡。
央视报道之后,新京报刊发的一则报道直指央视报道中提及的第三方机构就是北京搜房网。
该报道称,参与办卡的项目,大多是那些并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楼盘。
有一些办卡的开发商坦言,企业本身不存在收钱办卡的行为,钱由搜房网收取,团购达到一定人数,开发商会给予一定房款优惠。
新京报的报道称,由于住建部明文规定,尚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楼盘,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费用,因此搜房网的此种做法涉嫌违规。
某位搜房网的工作人员坦言,通过第三方收费的做法在业内十分普遍,打的就是政策的擦边球。
相关链接:
针对近期出现的“部分未拿到预售许可证楼盘让购房人办理‘白金卡’、‘团购卡’等打折卡”现象,昨天,中消协秘书长助理王前虎明确表示,此举属于开发商和收费办卡第三方联合欺诈消费者,消费者可以就此进行维权。
■开发商联合第三方
办“打折卡”
调控背景下,一些变相的促销、优惠行为也开始出现,部分未拿到预售许可证的楼盘联合一些房地产网站等第三方机构让买房人办理“打折卡”便是其中的一种,也是近期最受关注和备受争议的一种。
网友、购房人毕先生就是上述“打折卡”的办理人之一。“我看中的那个楼盘,一直没有拿预售证,但售楼人员却通知我们去某房地产网站办优惠卡,交5万能享受97折优惠。我一算,房子的总价不下200万。97折的话能优惠6万,就赶去某网站交钱办卡。该网站没有给我发票,只给了我一张收据。”毕先生回忆,“前不久,项目开盘了,也确实给了我97折,但先前交的5万不能冲抵97折购房款。开发商的说法是,钱不是他们收的,是第三方机构收的,不能算在购房款里。虽然最后我还是有1万元的优惠,但心里不是滋味。现在,不仅不能折抵房款,第三方机构也不给开发票。这算不算欺诈?能不能要求退办卡钱?”
而调查显示,类似毕先生所买楼盘那样,开发商要购房人到第三方机构“存钱办优惠卡”不是个别现象。
■主体不具合法“资格”
“打折卡”属“联合欺诈”
“根据现行的规定,开发商没有拿到预售许可前,不允许收取定金等,更不允许开始预售;而第三方如果其营业执照上没有‘居间服务’这一项内容,也不能收取中介费和服务费。”对购房人的疑问和担忧,昨天,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助理王前虎如是表示,他界定上述行为为开发商和第三方机构“联合”欺诈消费者。
“随着网络的广范运用,‘团购’越来越多。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各种名目下的团购,归根到底是给商家带来利益的。”王前虎同时强调,消费者应该有知情权,“这个卡到底是什么卡,购房人支付的到底是什么费用,不说清楚,就是侵害购房人的知情权。”
北京京华律师事务所律师孙涛对此表示,“办卡时说97折也好、95折也好,实际最后如果办卡钱不能折抵房款,购房人也就没有享受到开发商所说的折扣,这已经构成了欺诈。实际上,现在已经办了卡并买了房的人,如果要就此打官司,是能够讨回这办卡钱的。”此外,他提醒购房人,交钱给第三方办卡,除了弄清楚第三方本身是否具备相应经营资质外,第三方和开发商是什么法律关系也要弄清楚。因为产生纠纷的情况下,追究法律责任,如果有合同要看合同约定;如果没有合同要遵从法律规定。
而北京税务专家、北京工商大学副教授史明霞则从税费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购房人交钱给了第三方办卡,这个钱是属于会员费还是中介费还是购房预付款?界定清楚是什么费用后,才能开具发票。现在按购房人的陈述,第三方机构在购房人索取发票的情况下,违法不给出具发票,说明两种情况,一种是收钱方不具备相应资质,不能提供相应的发票;一种是第三方机构偷税漏税,无论是哪种情况,购房人都可以到税务部门投诉。”她强调,经营者收费后必须给提出发票要求的消费者出具发票。(据东方早报、北京网综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