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信披门”影响 双汇逼近要约收购价
由于要约收购价格支撑,“瘦肉精”事件之后又受到销售数据注水事件影响的双汇发展(000895.SZ),昨天,仍然没有跌破56元的要约收购价。
此前,双汇发展曾在公告中称,双汇发展阐述了目前鲜冻品及肉制品日均发货量,已恢复至2011年3月上半月平均日发货量的70%-80%;日回货款9000多万,恢复至3月上半月平均日回收款的72%。此公告中,双汇发展并未对为何在复牌公告中没有公布退货承诺作出解释,双汇澄而不清,再陷“信披门”。
受媒体质疑的消息影响,4月25日,双汇发展开盘价为59.96元,盘中最低价处于56.61元,最高价只有60.50元,收盘价58.52元。成交量有44万余手,远低于上一交易日,即4月21日的近56万手的成交,场外投资者仍游疑不定。
“受负面消息影响,股价今天大跌,但是始终没有跌破56元,而且,收盘的时候又涨回去了。”一位基金经理表示。
该基金经理称,双汇重组的时候有过条件,如果股价跌破56元,流通股投资者可以以56元的价格将股票卖给重组方,因此,双汇总是跌不下去。
根据公告,2010年11月,双汇国际股权变更,双汇发展及其关联企业的员工控制的兴泰集团成为双汇发展的实际控制人。
兴泰集团通过罗特克斯发出溢价全面要约收购,价格为56元/股,比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公告前3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加权算术平均值53.38元/股溢价4.91%。本次实际控制人变动与双汇发展的重大资产重组同时推进,但二者独立操作,并不互为前提。这就意味着,即便双汇发展整体上市最终流产,上述要约收购依然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