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零售业频道 >> 正文
中国美妆产业千亿级成长魔法 三十多年增长约850倍

  中国人对于美的追求实在不容小觑,不少国际化妆品公司已在这个国度尝到了“甜头”。

  比如日本最大的化妆品公司资生堂,其不久前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其中国业务销售额相比上年增长31.9%;如果折算成日元,则比上年同期增加33.4%,达到了1405亿日元。

  这让这家公司的中国总经理藤原宪太郎日前参加在上海奉贤举办的2018东方美谷国际化妆品大会时,说出了这样一番话:“资生堂集团对于中国市场的定位,把中国市场从一个简单的消费国转化为全球价值新的孵化地,我们的未来始于中国。”

海外品牌在中国市场获得巨大成长空间。图为资生堂“双11”概念店。第一财经资料图

  而美国化妆品公司Markwins早在1994年就在深圳设厂,其创始人兼董事长陈崧泽时隔二十多年后,再次决定把工厂开设在上海奉贤。这缘于过去一年多里他的一次“无心插柳”:一个合作代理商将公司旗下的一个彩妆品牌引入中国,单在电商上的销售一年就卖了3000万元,这促使陈崧泽决心要加码中国市场。

  2016年,化妆品全球市场总量近2200亿美元(约合1.5万亿元人民币)。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化妆品早已变成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时尚品、日用品。各大化妆品企业正在这个领域中各显神通,跑马圈地。

  竞争

  从固有观念来说,外资的化妆品企业在中国市场似乎一直以来就是宠儿,但也有“失宠”的时候,诸如资生堂,其在中国的业绩并非一直向好。

  按照藤原宪太郎的说法,这家公司从1981年在中国销售产品,到2011年之前都非常成功。这连续数十年的增长,让这家公司的管理者们认为资生堂在中国的业务将会持续增长,直到2011年资生堂的业绩开始迅速下滑。

  “我们变得固步自封,中国市场和消费者在过去数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我们并没有做出及时的调整。中国的市场竞争性变得更强,我们无法快速去做出应答。” 藤原宪太郎说,“(中国)国内的品牌快速崛起,而我们也受到了非常大的蚕食和冲击。”

  在业内人士眼中,化妆品行业无疑是朝阳产业,不但意味着美丽也意味着经济发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监督管理司副司长李金菊在东方美谷国际化妆品大会上给出了一则数据:“1980年的时候,化妆品行业的规模才3.5亿元;到了2015年就3000亿元了,大概是850倍。”

  市场的扩容增长,让那些外资品牌决心要改变原本在中国的打法,比如引入旗下的新晋品牌、进驻电商、邀请中国明星代言等,成效很快就显现了。

  “我们已经重新恢复到了正常的增长轨迹,从2015年开始,我们的业绩开始恢复,年度增长率也达到了14%。” 藤原宪太郎说。

  如今的中国市场正在吸引大量的国际企业加码。而不同于早前在中国市场只做营销,产品纯引进,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生产、研发基地落户在中国。在上海奉贤的东方美谷,就有如新、雅诗兰黛、欧莱雅、莹特丽、科丝美诗这些国际品牌的身影。

2页 [1] [2] 下一页 

欧莱雅集团首席执行官:美妆行业迎来巨变,中国是主要增长点

美图转让美妆电商业务运营权 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吗

HFP成双十一最强黑马 直击美妆全网TOP7

双十一美妆个护品类销售排行与消费者研究

The Ordinary“停业”?一场美妆品囤货闹剧

搜索更多: 美妆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